】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喜訊!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http://www.CRNTT.com   2022-10-06 12:10:57


  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據人民網報導,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北京時間10月6日上午,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3屆執行理事會上,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中國四川省通濟堰、江蘇省興化垛田、浙江省鬆陽鬆古灌區、江西省崇義上堡梯田4個工程全部申報成功。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0項。

  中國灌溉工程的建設發展伴隨和支撐中華文明的歷史發展。特有的自然氣候條件,使灌溉成為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歷史上建設了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區域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許多至今仍在發揮功能。

  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南河、西河、金馬河匯流處,始創於西漢的古堰橫臥岷江之上,它就是距今已有2163年歷史的通濟堰。

  據史料記載,始建於公元前141年的通濟堰,曾有六水門、遠濟堰等稱謂。通濟堰渠首工程以六水門為其顯著特徵,即在渠首建有6個可上下開關的水門,按需放水灌溉農田。通濟堰的“有壩引水”工程在當時的西蜀罕見。

  千百年來,在長期的治水實踐中,通濟堰歷經多次修復改造,通過自成一體運行,總結出了“冬閉春開,平梁分水”的治水原則,創造了“以簍易石”“砌石硬堰”“鐵壁筒”等工程技術,形成了“堰工局”“堰長制”等獨具特色的水利管理體制,體現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治水智慧,是人水和諧的典範工程。

  “通濟堰採取了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黃金角(137.5度),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是重要的水利工程技術進步典範。”四川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通濟堰灌區作為都江堰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著向成都、眉山2市4縣(區)提供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的任務,灌溉面積達52萬畝。

  興化垛田灌排工程體系是江蘇省裡下河腹地獨有的、國內外唯一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體系,是古往今來低窪地治水智慧的結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