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OPEC產油國也“不吃美國這一套”
http://www.CRNTT.com   2022-10-11 10:53:17


 
  美國雖然不缺油氣,但歐洲已經難以承受。沒有俄羅斯油氣補給,歐洲將迎來難捱的能源嚴冬,高企不下的通脹也讓歐洲政治失穩,民眾走上街頭。屋漏偏逢連陰雨,“北溪-1”、“北溪-2”管道被認為破壞震動全球,雖然美歐俄三方對於誰是“破壞者”爭吵不休,但是美國面臨著來自俄羅斯和國際社會促其“自證清白”的壓力。

  在此當口,OPEC+減產無異於讓尷尬中的美國更為難堪。一方面,OPEC+包括俄羅斯等產油國,所達成的減產共識,等於美國傳統盟友沙特、阿聯酋等OPEC國家和俄羅斯站在了同一陣線上,這對集中一切力量建立反俄陣線的美國而言不啻最大諷刺。另一方面,凸顯美國對主要產油國影響力的降低,美國的公關──無論是勸說還是強迫失去了作用,OPEC+沒有屈從美國強權而是按照自身利益作出選擇。簡言之,現在連OPEC產油國也“不吃美國這一套”了。

  更重要的是,美國關心的並非全球能源價格上漲或歐洲陷入油氣恐慌,而是關注本國高企不下的通脹。因此,美聯儲多次粗暴加息不僅沒有抑制通脹,反而讓通脹率不斷破出高紀錄。除了高通脹的經濟因素,更關鍵的是美國中期選舉的政治考量。

  拜登隨時成跛腳總統

  拜登和他所屬的民主黨,中期選舉前景不妙,拜登大概會成為跛腳鴨總統。讓拜登和民主黨陷入政治困境的,就是高通脹、俄烏衝突和高債務,高通脹、俄烏衝突和能源危機(能源價格高企)緊密相連。而且,這又和高通脹形成邏輯鏈條──能源價格高企,民生成本增加,又直接影響到美國民眾在聖誕和除夕的消費意欲。

  糟糕的是,OPEC+此時減產,不僅是拜登政府外交公關的挫折,也為共和黨和美國民眾提供了批駁的靶子。畢竟,下月就是中期選舉,OPEC+減產戳到了拜登政府的痛處,也為共和黨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