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建造”添彩美好世界(望海樓)
http://www.CRNTT.com   2022-10-11 15:15:12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國兌現了這一承諾,並被其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夥伴所發行的紙幣記錄了下來。”幾天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媒體上寫下這段文字,並連發13張圖,引起海內外眾多網友共鳴。

  從塔吉克斯坦國家圖書館,到阿爾及利亞一號通信衛星,印上各國紙幣的這些地標建築及亮眼成就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中國建造”。外國網友點評:“這都是中國和平交流和親善友好的好例子。”中國網友點贊:“它們展示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硬核‘聯名’,給力!”

  一國紙幣是“國家名片”,每張紙幣上的圖案既承載了厚重的歷史與文化,也彰顯了國家榮耀。“中國建造”不斷現身多國紙幣,持續詮釋著中外合作共贏的美好故事。

  那是“中國建造”杠杠的實力。細看這一處處地標: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被稱為阿爾及利亞“千年工程”,擁有世界最高的宣禮塔;普特拉姆電站,是斯里蘭卡第一座燃煤電站,被當地人民親切地稱為“維多利亞之光”;科威特中央銀行新總部大樓,形似一座金字塔,海灣景色一覽無餘。這些漂亮的“答卷”背後,常伴隨著嚴苛自然環境的挑戰、極高的技術要求,中國建設者們憑實力一次次在全球競爭者中勝出,在當地創下一個個工程領域的“極限”與“首次”。如今,中國參與建設的路、港、橋、高鐵、電站遍布世界各地,“中國建造”正成為中國合作夥伴的可靠選擇。

  那是民心相通的濃濃暖意。五洲四海,與“中國建造”相伴落地的,不僅是一項項超級工程,更是千千萬萬友誼的種子。瓜達爾港項目位於巴基斯坦西南大片荒漠地帶的海邊,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惡劣,但隨著建設不斷完善,昔日人煙稀少的小漁村正逐步成為國際化港口。當地民眾說,中國“工程神話”的創造,不僅在於項目本身,更在於建設過程真正惠及當地民生,助力經濟發展。傳技術、幫就業、辦學校、修房舍、解決飲水用電等民生問題……一個個中國建造的大工程裡,蘊藏著許多“小而美”的項目,實實在在築起民心之橋。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紙幣上的小小圖案,不就是最好的見證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