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小企業就業景氣變動與政策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2-10-12 08:46:22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穩就業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國家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的重要內容。中小企業以其吸納就業數量多、占比高和容量大,成為承載這項戰略任務的主體。但在各類市場主體中,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更易受到外部衝擊的影響。因此,穩定中小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推動其吸納就業能力的不斷提升,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小企業就業景氣指數趨勢性下降

  工人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大華講席教授”、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文章介紹,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每季度聯合發布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以下簡稱CIER指數),反映中國就業市場的整體走勢及景氣程度。該指標採用智聯招聘全站數據分析而得,通過不同行業和職業、不同地區和城市、不同企業類型等供需指標的動態變化,反映就業市場上職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例變化,進而起到監測中國就業市場景氣程度變化的作用。

  最近幾年,中小企業就業景氣指數波動較大,且有趨勢性下降的態勢。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突發影響,CIER指數明顯下降,而後國家採取了包括社保減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景氣程度有所回升。2021年度9月曾回升至2.22的較高位置,儘管其隨後下降,今年5月降至1.27的歷史低點,但仍未跌破1的臨界點水平。而中小企業CIER指數,在2017年曾達到2.36的歷史高位,此後持續下降。今年以來,該指數大部分時間處於低於1的水平。

  不同於CIER指數反映白領群體就業占主體的情況,中國就業市場的藍領指數(簡稱為BLUE指數)是反映製造業以及服務業等藍領職業群體就業景氣變化的重要指標。2016年以來,藍領指數不斷上升,特別是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國外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中國貿易出口訂單大幅度增加,該指數不斷上升。至2021年二季度,曾達到5.05的歷史高點,現實中表現為“招工難”現象。隨後,儘管該指數開始急劇下降,但迄今仍保持在1.77的較高水平。而中小企業藍領指數2016年以來趨於上升,但自2020年12月達到2.43的歷史高點後,便開始不斷下降,目前已跌破1。相比總體藍領就業市場,中小企業明顯處於不景氣狀況。這種變動既來自生產收縮導致的招聘需求下降,也來自求職人數大幅上升。

  基於招聘平台大數據運用事件分析法的研究表明,疫情對不同規模企業的衝擊和影響程度有所不同,對中小企業影響程度更大。疫情以來,在中小企業新的用工需求增長中,以主播和新興數字化相關的行業或職業增長較多,而教育培訓和房地產等行業,用工需求降低明顯,景氣程度下降較快。

  中小企業就業市場景氣趨勢性下降的原因

  文章分析,自2020年以來,中小企業就業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儘管疫情後國內消費需求釋放以及出口需求激增,使得中小企業就業市場景氣度有所回暖,但2021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內部有效需求不足和國際供應鏈的價格衝擊,中小企業經營狀況再度下降,導致就業崗位減少,就業市場景氣度也較低。

  白領和藍領兩個就業市場景氣的趨勢性下降,既有不同原因,也有相同原因。CIER指數下降更多與應屆畢業大學生供給不斷增加有關,而藍領指數則更多與進出口等國內外經濟活動的變化密切聯繫。目前,中小企業就業市場景氣程度總體偏低,無論是CIER指數還是藍領指數,在排除季節因素之後,仍表現持續下降態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