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運用信息技術 賦能精準監督
http://www.CRNTT.com   2022-10-13 12:21:19


  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要求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運用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水平。監督作為治理的內在要素,在管黨治黨、治國理政中居於重要地位。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指出:“善於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監督水平、規範化水平。”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專責機關,要不斷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就必須適應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緊跟信息化時代潮流,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著力提升紀檢監察工作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以數據庫建設為基礎,做實平台支撐。數據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內核,也是監督治理的要素。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適應數據革命帶來的變化發展,用網絡打破信息壁壘,用系統固化工作流程,用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在未來的工作中,紀檢監察機關還需進一步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建設互聯互通、統一安全的數智監督平台,使之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要堅持系統觀念,實施“一盤棋”戰略,堅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把紀檢監察數智監督平台建設和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城市大腦等建設結合起來,在政務服務平台及公共數據庫建設初始,就將紀檢監察監督功能嵌入其中,做到同步謀劃、同步推進、同步建設。要運用區塊鏈技術透明可信、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的特性,推進區塊鏈與電子政務全面整合,加強在工程項目招投標、醫保社保等腐敗問題易發多發領域的應用,提高有效遏制腐敗滋生的能力。要加強智慧紀檢監察監督平台建設,構建覆蓋檢舉舉報、問題線索管理、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審理處理、涉案款物管理等監督執紀執法業務平台和行政辦公、組織人事、場所管理等辦公管理平台,實現業務辦理與自我監督的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

  以新技術運用為核心,助力高質量發展。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提高效率、節省人力,提升精準發現和查處腐敗的能力。融入監督檢查,實現線上線下聯動。依托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紀檢監察機關對行政審批、財政資金管理使用、公共資源交易乃至海量的公權力行使信息進行動態監控,通過多維度的關聯、碰撞、分析,準確發現違規違紀線索,並通過平台進行實時推送,交由線下有管理權限的紀檢監察機關進行核查。融入審查調查,提高案件查辦效率。在外調方面,利用數字化、物聯網時代各類數據互聯互通、可溯源的特點,從大數據分析比對中確定可疑點位循線查找,高效發現並破解隱蔽化、智能化、複雜化的腐敗案件。在內審方面,運用元宇宙技術,實現遠程談話、遠程取證,提高談話取證效率。融入案件審理,輔助把關案件質量。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到案件審理工作中,建設輔助審理系統,通過系統自動學習大量案例構建知識樣本和模型,然後對證據材料、定性處理等進行比對鑒別,發揮智能把關校驗作用。融入警示教育,創新教育方式方法。運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全息投影等技術,讓受教育者更具沉浸式、互動式和身臨其境的體驗,加深廉政警示教育效果。融入生態監測,增強預防腐敗能力。大數據、人工智能具有強大的預測能力,可以預測出更加準確的廉政風險點、腐敗滋生重點環節、重點部門、制度盲區以及伴隨腐敗產生的相關信息,以“讓數據說話的方式”,幫助紀檢監察機關有效掌握相關情況,做到早預防、早提醒、早處置、早治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