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http://www.CRNTT.com   2022-10-14 08:54:30


   
  根據形勢變化不斷擴展合作領域。穩妥開展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長點。著力深化環保合作,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著力深化醫療衛生合作,加強在傳染病疫情通報、疾病防控、醫療救援、傳統醫藥領域互利合作,攜手打造“健康絲綢之路”。著力深化人才培養合作,倡議成立“一帶一路”職業技術合作聯盟,培養培訓各類專業人才,攜手打造“智力絲綢之路”。著力深化安保合作,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推動構建具有亞洲特色的安全治理模式,攜手打造“和平絲綢之路”。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以及規則標準“軟聯通”,暢通貿易和投資合作渠道,積極發展絲路電商,共同開辟融合發展的光明前景。實施好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
  
  推動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合作。“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一帶一路”已經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蒙古國“草原之路”、土庫曼斯坦“復興絲綢之路”倡議實現對接合作,同歐洲“容克投資計劃”、柬埔寨“四角戰略”、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等對接達成共識。“一帶一路”還實現了與沙特阿拉伯“2030願景”、埃及“振興計劃”、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國家發展戰略”、伊朗四大走廊及跨境走廊對接,積極推動同烏茲別克斯坦、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等國經濟戰略對接。
  
  主要成果
  
  文章介紹,9年來,經過各方不懈努力,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扎扎實實的成就。
  
  一是合作範圍不斷擴大。截至目前,中國已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已先後寫入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制成果文件。
  
  二是設施互聯互通不斷深化。一系列重大項目在沿線國家落地生根。中老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客貨運輸量穩步增長;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貝諾段順利通車;雅萬高鐵最長隧道實現全隧貫通;瓜達爾港具備了全作業能力,成為區域物流樞紐和臨港產業基地。中歐班列開辟了亞歐陸路運輸新通道,為保障國際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暢通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是經貿交流與合作不斷發展。截至2022年8月底,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約12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1400億美元。中國已累計與30多個共建國家和地區簽署“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協議,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
  
  四是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不斷健全。成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基金,10家國際金融機構參與。截至2022年7月底,中國累計與20多個沿線國家建立雙邊本幣互換安排,在1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業務量和影響力穩步提升。
  
  五是人文交流合作不斷擴大。10餘個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品牌逐步建立,其中,“魯班工坊”在19個國家落地生根。絲綢之路國際劇院、博物館、藝術節、圖書館和美術館聯盟、“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等運行良好,有力增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理解和認同。“絲路一家親”行動持續推進,菌草、雜交水稻等“小而美、見效快、惠民生”的援外項目有效增進了共建國家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六是新興領域國際合作不斷拓展。深化數字與創新國際合作,打造了一批創新合作的新亮點。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抗疫協作,與共建國家開展疫苗生產合作,為支持發展中國家抗疫作出積極貢獻。以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合作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新領域。
  
  發展方向
  
  文章強調,近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完成了總體布局,繪就了一幅“大寫意”,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面向未來,要聚焦重點、深耕細作,共同繪制精謹細膩的“工筆畫”,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正確認識和把握新形勢。總體上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大方向沒有變,國際格局發展戰略態勢對我有利,共建“一帶一路”仍面臨重要機遇。同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激烈競爭前所未有,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問題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前所未有,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環境日趨複雜。要保持戰略定力,抓住戰略機遇,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國內和國際、統籌合作和鬥爭、統籌存量和增量、統籌整體和重點,積極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開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是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共建“一帶一路”是和平發展、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共同發展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願為世界各國帶來共同發展新機遇,與各國積極發展符合自身國情的開放型經濟,共同攜手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
  
  持續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深化政治互信,發揮政策溝通的引領和催化作用,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對接機制,推動把政治共識轉化為具體行動、把理念認同轉化為務實成果。深化互聯互通,完善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布局,深化傳統基礎設施項目合作,推進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合作,提升規則標準等“軟聯通”水平,為促進全球互聯互通做增量。深化貿易暢通,擴大同周邊國家貿易規模,鼓勵進口更多優質商品,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進貿易均衡共贏發展。繼續擴大三方或多方市場合作,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深化資金融通,吸引多邊開發機構、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參與,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深化人文交流,形成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大格局。培育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金融、電子商務、綠色能源等領域新增長點,著力再打造一批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優質項目,推動各方合作再上一層樓,合力繪就精謹細膩的“工筆畫”,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
  
  統籌考慮和謀劃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完善各具特色、互為補充、暢通安全的陸上通道,優化海上布局,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有力支撐。加強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銜接,推動來源多元化。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國家民眾獲得感的重要途徑,要加強統籌謀劃,形成更多接地氣、聚人心的合作成果。
  
  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彼此要多拆墻、少築墻,把對話當作“黃金法則”用起來,大家一起做有來有往的鄰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將在傳染病防控、公共衛生、傳統醫藥等領域同各方拓展合作,共同護佑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共建“一帶一路”也著力解決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分配差距等問題,讓世界各國的發展機會更加均等,讓發展成果由各國人民共享。世界銀行有關報告認為,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我們將本著開放包容精神,同願意參與的各相關方共同努力,把“一帶一路”建成“減貧之路”“增長之路”,為人類走向共同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