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跨境電商培育外貿新增長點
http://www.CRNTT.com   2022-10-14 08:54:01


   
  伴隨著2021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範圍的進一步擴大,“網購保稅進口”試點範圍也隨之擴大,更加有利於跨境電商企業發展,同時縮短了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的收貨時間。
  
  中國海關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促進跨境電商有序發展。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按跨境電商不同的通關形式,海關有針對性地打造了網購保稅進口、直購進口、一般出口、特殊區域出口、B2B直接出口和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等個性化監管模式。此外,暢通跨境電商進出口渠道,特別是解決出口、進口零售商品退貨難問題,讓國內消費者“海淘”更加放心。
  
  為了提升跨境通關效率,深圳海關主動適應跨境電商發展需要,依托科技手段,實現包裹平均22秒自動快速放行,關區日均清單量最高峰超500萬票。此外,海關暢通跨境電商出口東盟物流通道,增開海上跨境電商通道,支持企業通過包機、新增航線提升運力。今年以來,依托海空新通道運力優勢,高效保障超過4億票跨境電商貨物“出海”東盟。
  
  試驗田持續擴容
  
  文章指出,跨境電商是近10年來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也是支撐外貿提質增效的新引擎。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同意在鄂爾多斯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此次擴圍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江蘇、浙江、廣東三省實現全覆蓋。與此同時,中國新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繼續向中部、西部城市和地區傾斜,並逐漸擴展至三四線城市。
  
  2015年以來,中國先後分六批設立了13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覆蓋了30個省份,跨境電子商務先行先試的試驗田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表示。2022年年初,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首次評估結果出爐,商務部對全國前五批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進行了綜合評估。從評估結果看,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逐步形成東部引領、協調發展格局。東部地區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成效明顯,中部地區異軍突起,西部和東北地區亮點紛呈。
  
  同時,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圈培育步伐加快。各地積極復制推廣近70項成熟經驗做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2021年各綜合試驗區累計開展國內國際交流合作超過2000次。標準化建設持續推進,各綜合試驗區已累計制定41項國家、行業等標準。
  
  綜合試驗區探索形成了以“六體系兩平台”為核心的制度框架。“六體系兩平台”主要是指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電商誠信、統計監測、風險防控等監管和服務的“六體系”,以及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和線下產業園區“兩平台”。量身定制了近百項支持政策,初步建立起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框架。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實現由點到面、由沿海到內陸漸次展開,空間分布上更為均衡,充分體現出國家希望利用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進一步擴大開放,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
  
  各地也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加快培育外貿新增長點。扎實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更好地發揮綜合試驗區對跨境電商的示範引領作用,以創新破解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難題,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促進外貿業態融合和貿易產業融合,帶動各地開放型經濟發展。
  
  跨境電商為越來越多廣東外貿企業“打開新大門”。數據顯示,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2016年的228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310億元,年均增長92.1%。山東出台了《山東省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提升發展行動計劃》,指導9個綜合試驗區完善線上綜合服務平台、壯大市場主體、強化金融支持等政策體系。作為第一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所在地,浙江杭州7年來培育電商賣家4.9萬家,海外註冊商標超2000個,領軍企業價值超1億美元以上的有23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過1000億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