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用文藝精品描繪灣區美好明天
http://www.CRNTT.com   2022-10-15 14:17:06


 

  佳作接踵登台,盡顯灣區氣質

  在為期一個月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節裡,精彩紛呈的演出活動給灣區民衆留下深刻的回憶。開幕式上,來自“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粵港澳大灣區節日樂團”的樂手們,以嫻熟精湛的技藝演繹大氣磅礴的交響音詩《千裡江山》,讓不少現場觀衆至今記憶猶新。

  在《千裡江山》演出團隊中,來自澳門中樂團的笙演奏者賈磊、二胡演奏者張悅如,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簫笛演奏者楊偉傑,都是名副其實的灣區藝術家。談到港澳民樂近年的新發展,身為香港首位竹笛演奏碩士的楊偉傑感觸良多。他介紹,自己近年還與高胡演奏家餘樂夫等多位灣區青年民樂好手共同成立“粵樂集結號”,為灣區民樂創新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素有“南國紅豆”美譽的粵劇,是大灣區文化同根同源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奇葩。9月5日至6日,作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特別節目之一,“百花競放耀梨園”粵劇演出吸引衆多在港戲迷的捧場。超過40位粵劇紅伶和青年演員雲集香港紅磡高山劇場。不少觀衆甚至還拿出自備的望遠鏡,只為一睹台上演員的神韵芳容。

  而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舞台藝術精品巡演”首場節目,由廣東潮劇院二團創排的華僑題材大型潮劇《淑芳亭》於藝術節期間亮相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這次不但能在廣州聽到地道的家鄉戲,故事裡的潮汕風土人情也讓人倍感親切。”祖籍汕頭的青年音樂教師小哲談到觀後感時說。

  廣東潮劇院院長黃奕瑄介紹,潮劇在粵港澳大灣區有著廣泛的文化認同和深厚的群衆基礎。這些年來,疫情也沒有中斷粵港澳潮劇界的交流。早在2019年,廣東潮劇院與香港潮人文藝協會合作成立廣東潮劇院香港潮劇傳承中心。疫情期間,廣東潮劇院還邀請多位名家名師加盟,與傳承中心聯合舉辦綫上潮劇培訓班培養人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