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德媒:德國正淪為新“歐洲病人”
http://www.CRNTT.com   2022-10-17 09:17:16


(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德國《商報》網站10月12日發表題為《德國又成歐洲病人》的文章,作者是馬丁·格賴弗。文章認為,德國在兩年前還被國際社會視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的榜樣,該國實施了堅定的氣候政策,同時還取得了驚人的經濟成就。但現在人們卻發現,德國正淪為新的“歐洲病人”。全文摘編如下:

  德國在兩年前還被國際社會視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的榜樣。羅伯特·席勒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稱讚德國由於實行了基於規則與科學的政策而比其他國家更好地應對了疫情,並且實施了堅定的氣候政策,同時還取得了驚人的經濟成就。

  但現在人們卻發現,這些讚美原來只是這個衰退中的經濟大國最後的榮光。歐洲過去數十年的經濟巨星正淪為新的“歐洲病人”。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明年在所有大國中,祗有遭受制裁的俄羅斯會比德國更加深陷危機。鑒於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這一預測並不令人驚訝。但德國增長疲軟絕不僅是烏克蘭戰爭造成的暫時後果,還存在更深層次的問題。

  刨除通脹因素後,德國的出口其實從2017年底開始就陷入了停滯,工業生產也自2018年以來相對其他國家逐漸下降。2021年,德國已經成為歐洲經濟增長的最後一名。

  本世紀初,德國的失業率創下新高,因此被英國《經濟學人》周刊賦予了“歐洲病人”這一在當時引發熱議的稱號。但由於德國精心推進集體談判分散化進程並進行了堅定的經濟改革,因此在本世紀初成功走出了困境。

  然而,自那以來,每屆德國政府都躺在這一政策的功勞簿上睡大覺,深信德國經濟在全球取得的成功會永遠保持下去。

  現在德國由於浪費了21世紀的第一個黃金十年而遭到了報應。一項針對國際企業領導者的調查顯示,如今“德國製造”的標簽代表的不僅是永遠欣欣向榮的出口經濟,還代表著泛濫的官僚主義、僵化的稅收體系以及仿佛停留在石器時代的數字基礎設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