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雲南:高原特色農業 黃金十年步履鏗鏘
http://www.CRNTT.com   2022-10-19 15:01:26


 
  從產業發展和收入匹配度看,雲南農民經營淨收入水平與農業發展水平高度匹配。雲南第一產業增加值、雲南農民經營淨收入絕對值均位列全國第10位;雲南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雲南農民經營淨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同樣排名全國第四位。業內人士認為,從發展趨勢看,高原特色農業在長期內仍將是雲南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民收入構成中工資性和經營性收入占比合計約80%。

  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雲南農業市場主體活力迸發。十年來,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不斷增加,農業市場主體實現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基本形成大型行業龍頭企業為引領、中型行業先進企業為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基礎的發展雛形,農業市場主體已成為促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白水鎮鎮長田永明指著眼前的大片土地告訴記者,通過引進企業和種植大戶,鎮上除了煙葉外,蔬菜、水果等高原特色農產品已經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法寶”。“瀘西地理、氣候資源極有優勢,四季均可種植,不僅產量有保證,品質也很好。土地流轉出去,農民不僅有地租,富餘勞動力還可以到種植企業打工。”田永明說。落戶白水鎮的蔬菜企業常年都有用工需求,按計件發放工資,收入高的工人一個月可以有5000元到6000元的工資。由於當地蔬菜、水果品質好,上海、深圳等地的需求量大,供不應求。

  十年來,雲南緊盯農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短板弱項和瓶頸制約,以穩量、提質、增效、富民為總體思路,在端牢飯碗、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加快推動高原特色農業綠色轉型升級。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成為雲南農業綠色發展的踐行者。數據顯示,全省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連續5年負增長,農作物秸秆綜合利用率、農膜回收率、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超過88%、80%和76%。

  通過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一個個富民產業旺起來,越來越多的農民口袋鼓起來、技術強起來,昂首闊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王淑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