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http://www.CRNTT.com   2022-10-19 17:52:06


 
  “這十年,藍天白雲漸成常態,綠水青山隨處可見,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黃潤秋說。

  生態保護成效顯著

  在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祁連山國家公園仙米片區,青海雲杉、祁連圓柏、白樺等高聳入雲,一兩個人都環抱不過來的大樹隨處可見。今年23歲的牛抓西文學是該片區寺溝管護站的一名專職巡護員。他說,近年來,牧民生態保護意識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國家公園管理水平提升,並通過運用智能化巡護管理系統實現了網格化管理、信息化管控、數字化監控等。這裡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了。“我們經常能看到馬鹿、岩羊、藍馬雞等成群結隊地出現。”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各類自然保護地總數近萬處,各類自然保護地面積超過1.7億公頃,約占陸域國土面積18%;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了有效保護。

  “這十年是我國生態保護監管力度最大的十年。通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一批突出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黃潤秋說,祁連山由曾經的“千瘡百孔”到現在的“滿山蒼綠”,秦嶺北麓由“無序開發”到“有序退出”再到現在的生態修復。生態環境部等連續5年組織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推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000多個問題得到整改。

  “十三五”期間,共有三批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被納入試點範圍,涉及24個省(區、市)約111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涵蓋祁連山、賀蘭山、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等生態安全屏障區,以及雄安新區等國家重點戰略區域。通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和瀕危物種拯救工程等,曾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彩鹮再次出現,極度瀕危的海南長臂猿種群不斷擴大,“失蹤”百年的極度瀕危植物尖齒衛矛再次被發現,112種特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實現野外回歸。通過實施長江十年禁漁,長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種得到初步恢復,洞庭湖2021年監測到的水生生物物種比2018年增加了30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