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我也能致富”
http://www.CRNTT.com   2022-10-21 15:44:37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報道,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十月的井岡山,處處桂花幽美、清香四溢。10月13日,江西省井岡山市高科技農業博覽園的務工人員起早在園內采摘掛滿枝頭的小南瓜、西葫蘆等蔬菜。

  “我每天騎電動車來上班,一年工資有3萬多元,早就脫貧了。”正在忙碌的江邊村脫貧戶李三連笑著說,“家門口就能就業,閑置土地租給農博園還有租金和分紅。”

  依托智能觀光大棚、連棟生產大棚和技術研發培訓中心等,農博園采取“公司+基地+黨支部+農戶”的發展模式,吸納150餘名附近村民進園務工,讓農戶共享“租金+薪金+股金”收益,使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年初至今,農博園已生產蔬菜800萬公斤,實現產值3200萬元。

  5年前,井岡山成為貧困退出機制建立後全國首個“摘帽”的貧困縣。至2021年,井岡山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551元。

  “附近的產業基地很多,農博園這邊閑下來,我就去草莓基地上班,只要肯做事,全年都有錢拿。”這些年,李三連不僅賺到了工資,還學到了種植技術。她笑著算了一筆年收入賬:“工資加上種菜收入的幾千塊錢,我一個人全年能掙近4萬元,家裡還能拿租金和產業分紅。感謝黨的好政策,日子越過越有信心、有奔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十月的雲南秋高氣爽,丘北縣營上村村民李雲鵬趁著天氣晴好,在自家曬場上晾曬剛剛采收的中藥材三七。窗明幾淨的小樓,寬敞整潔的院子,一塊塊三七根莖、一簇簇三七花朵,既是一家人勞動的結晶,也是曾經的低保戶“我也能致富”的最好證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