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英媒:歐美通脹為何如此頑固?
http://www.CRNTT.com   2022-10-25 18:34:52


  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10月19日刊登題為《通脹為何不肯走開》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如果說高通脹卷土重來讓許多人措手不及,那麼,它拒絕離開更令人震驚——過去一周,美國和英國等國再次對高物價感到意外。

  那麼,為什麼通脹如此頑固?從某種意義上說,答案相當簡單:物價居高不下是因為支出一直居高不下,是因為貨幣政策過於寬鬆。

  但這個答案不能令人滿意。政策沒有收緊是因為各國央行不認為有必要這樣做(看看那些錯誤的預測)。隨著通脹持續,政策也已調整。

  2020年12月,美聯儲認為其利率在2023年仍將接近於零;現在,它預計其利率至少將升至4.6%。更難弄清楚的是,通脹為何一再與預測相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新研究工作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其分析指向三個潛在因素:衝擊性事件、工資和預期。

  2020年和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干擾商品生產和服務之際,各國政府提供了大量財政援助。與此同時,全球家庭面臨的特殊情況導致消費發生急劇變化:突然轉向商品,然後又轉回至服務。在經歷了最初的通貨緊縮後,這種動蕩的淨效應是推高物價。據IMF統計,去年,相對於疫情前趨勢而言,美國物價漲幅中的大約40%以及歐元區物價漲幅的66%要歸因於生產中斷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慷慨的刺激措施和家庭支出的變化,在美國和歐洲的物價上漲中都占到30%。

  隨著俄烏衝突的爆發,連續出現一連串衝擊性事件。IMF今年對各大經濟體通脹情況的預測中的錯誤事實比以往更嚴重。去年做出糟糕預測的主要原因是預測核心通脹率方面的問題,而今年,對糧食和能源在推動通脹方面所起作用的低估是更大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