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安徽亳州:“圈”出群衆幸福生活半徑
http://www.CRNTT.com   2022-11-04 15:20:46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據新華社報道,為方便群衆就近就業,搭建“三公裡”就業圈;為解決老年人吃飯難問題,建成“10分鐘助餐服務圈”;為激勵群衆開展體育活動,建設了一批“口袋體育公園”“百姓健身房”,形成“一刻鐘健身圈”……2022年以來,安徽省亳州市以推進實施10項暖民心行動為契機,“圈”出群衆幸福生活半徑,努力把“民生大事”“關鍵小事”辦到群衆心坎上。

  關繼芳是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薛閣街道馬元社區居民,得益於亳州市推進實施10項暖民心行動,在譙城區,有3000多名和關繼芳一樣的適齡勞動人群有了“三公裡”就業圈。

  關繼芳說,過去出門打工,一年就春節回家鄉一趟,如今在家門口做保潔,也不比外面賺得少。“社區把離家三公裡範圍內的工作送到手上了,我可以在小程序上隨時准備接單上崗。”

  為幫助群衆在家門口就業,譙城區搭建了“三公裡”就業圈服務平台,覆蓋全區38個社區。同時,村(社區)級就業促進服務站也已經建立,覆蓋全區24個鄉鎮(街道),275個村(社區)。

  今年重陽節當天,今年84歲的孫懷明老人,一如往常收到了譙城區張店鄉劉營村老年食堂送餐員送來的一日三餐。這一天,他還收到了村裡給老人們特意准備的重陽節禮物。

  亳州市民政局局長秦博說,為了讓更多老人能在家門口吃上一碗熱飯,亳州市因地制宜,依托鄉鎮敬老院、村(社區)級養老服務站等現有設施,建設了一批標准化老年食堂作為助餐點,為周邊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就餐和送餐服務。在城市社區,按照“10分鐘助餐服務圈”布局,農村優先在留守老人多、居住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點。

  考慮到老年食堂建設、老年就餐補貼和送餐服務能够可持續運轉,亳州市還將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探索實施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群衆掏一點、慈善捐一點、志願做一點“五個一點”模式,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輔相成。<nextpage>

  傍晚時候,亳州市大街小巷的口袋公園裡,三五成群的老百姓結伴健身。

  “為了方便群衆在家門口鍛煉身體,亳州市還利用城市空閑地、邊角地、公園綠地、廣場、老舊廠房等空間資源,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口袋體育公園’‘百姓健身房’‘社區文體中心’等健身設施,并與城市園林綠化有機銜接、嵌入城市配套,讓群衆就近快樂健身。”亳州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局長張秀忠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