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評:智慧養老,何以見“人”見“智”
http://www.CRNTT.com   2022-11-12 13:56:12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網評:智慧養老,何以見“人”見“智”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張曉華

  在山東日照,一個小小的“遙控器”成了86歲獨居老人陸新皆的好幫手。需要助餐、保潔等服務時,老人就按下這個“遙控器”。另一端,專屬護理員接到系統通知,便及時趕往老人家中,提供相應服務。“隨叫隨到,真方便!”陸新皆把這個呼叫工具當成了寶。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智能產品正為老年人提供著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基於大數據雲平台的智慧養老,通過深度學習模型及訓練,實現人工智能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從而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需求。”在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康中心”)主任李增勇看來,智慧養老正推動形成新的養老模式,讓便捷服務觸手可及。

  從居住環境監測到無感知連續追蹤設備

  “打個電話,隔一會兒就有人上門給我換煤氣,24小時都有人接聽。”談到“老省心”智慧養老服務中心的居家上門服務,家住浙江台州的劉奶奶十分滿意。

  “2018年起,作為從傳統養老到智慧養老的轉型試點,我們積極探索‘智能連接+居家養老+健康管理’的新型養老模式,初步構建了‘老省心’智慧養老監管與服務體系。”浙江台州智慧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朱寧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移動台州分公司行業總監。“我們與民政等15個部門開展業務合作,與陽光廚房等14個數源系統開展數據協同,構建了養老領域智能化監管、老年人助配餐體系、養老機構安全監管、老年人養老領域預防詐騙4個子場景。”朱寧說。

  “老人可通過現場錄音、服務內容拍照等方式對服務質量進行評價,養老機構可對上門服務情況進行抽查和回訪,民政部門可對服務記錄進行查看、審核,將居家上門服務滿意度作為政府補貼的重要依據。”朱寧介紹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