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http://www.CRNTT.com   2022-11-22 09:22:40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國內消費市場升級的高級形態,也是對接全球消費市場、吸引全球消費者的樞紐和平台。“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區域消費中心。2021年7月,商務部確定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五大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設。本期邀請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主持人 本報理論部主任、研究員 徐向梅
  
  提升消費資源配置和引領創新大格局
  
  主持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內涵是什麼?為什麼要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我國具備哪些基礎條件和優勢?
  
  王青(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以國際大都市為依托的高度繁榮的消費市場,是消費城市的高級形態,具有豐富消費內容、高端消費品牌、多樣消費方式、便利消費環境,是全球消費資源的配置中心以及引領全球消費發展的創新高地。從全球消費城市發展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一是全球消費市場的制高點,具有強大的消費實現功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擁有全球範圍最繁榮的消費市場,消費規模和功能位居前列,擁有完善的消費服務體系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誌性商圈。全球140個主要消費城市,祗有世界人口的13%,但對全球消費市場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一。
  
  二是全球消費資源的聚集地,具有高效的消費配置功能。憑借在全球城市中的樞紐地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往往是全球著名消費品牌、各類消費資源高度集聚的地區,也是一國集中展示和輸出本國特色品牌、消費文化的門戶,能對相關產業和投資起到導向作用,帶動全球消費供給和服務能力提升。
  
  三是全球消費發展的風向標,具有突出的消費創新和引領功能。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興起,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大量湧現,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為新消費的展覽展示中心、應用體驗中心,不僅能進一步提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發展能級,也為其引領全球消費創新提供動力。
  
  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既是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同時也是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高效銜接、相互促進的有效途徑。
  
  第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依托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形成新動能。“十三五”期間,超大規模市場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優勢。2021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5%,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約87%。未來持續拓展消費空間潛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仍要發揮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以點帶面的引領支撐作用。
  
  第二,推進新型城鎮化,需要形成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支點的全新消費格局。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64.72%,隨著大型城市群、都市圈的不斷發展,迫切需要強化消費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逐步形成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支點的消費新格局,增強消費與城鎮化之間的互動。
  
  第三,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重要載體。要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平台,持續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和服務業開放發展,打通國內外消費通道和市場壁壘。
  
  第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強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牽引帶動機制。消費創新需要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這是消費中心城市的突出優勢。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利於進一步整合聚集資源要素,激活創新創業、優化消費生態、促進消費創新,強化需求對供給改善的牽引作用。
  
  第五,大型中心城市轉型升級,迫切需要重塑城市新功能。隨著生產力布局和人口布局的變化,一些大型中心城市迫切需要調整城市功能。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助於進一步明確城市消費分工定位,擴大服務消費、促進國貨品牌發展,培育提升樞紐、創新、產業和文化等現代城市功能。
  
  全球重要消費中心城市的形成發展,與經濟發展階段、消費全球化進程、消費制度環境、城市自身優勢及消費定位緊密相關。當前,我國已具備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基礎條件。
  
  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居民消費持續升級,為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了堅實市場支撐。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第一貿易大國、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居民消費需求更加關注品質、品牌,更加體現融合、健康和綠色,中等收入群體和年輕消費群體消費帶動力穩步增強。
  
  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為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區域體系支撐。新型城鎮化推動了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以大型中心城市為核心,中小城市、衛星城鎮為依托的大型城市群或都市圈加快形成。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持續加快,推動城市群內部實現消費聯動。
  
  大型中心城市消費集聚能力大幅提升,為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了載體依托。近年來,區域中心城市國內外消費品、服務消費持續擴張,特色、熱點及主題商圈加快形成。2021年上海、北京、重慶、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超過1萬億元,深圳、成都、蘇州超過9000億元,還有9個城市突破5000億元,形成了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梯隊陣型。
  
  現代信息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了新路徑。一系列科技前沿創新技術加快突破和應用,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湧現,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集聚商品和服務需求、更大範圍整合配置資源、進一步激活創新創業活力提供了支撐。
  
  國家消費政策體系逐步完善,為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夯實了制度保障。近年來,圍繞居民生活、擴大消費、營商環境、電子商務、流通創新、對外貿易等,國家制定出台多項政策措施,建設一批新平台,開展了多類型試點。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消費政策體系優化完善,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造了更為有利的制度環境。
  
  五大城市各具品質特色
  
  主持人:我國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取得哪些成效?具有哪些特色?
  
  依紹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流通產業研究室主任):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區域消費中心,在帶動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國際化水平的同時,也有助於加快消費擴容提質,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對於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擴大內需和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以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一年多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首店首發經濟初具規模。首店首發經濟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上海和北京作為代表城市,在首店首發經濟方面持續發力並取得成效。上海作為吸引首店首發的先行者,首店新增數量保持較快增長,2021年累計開設各類品牌首店1078家,2022年上半年吸引366家首店落戶。2021年北京新落戶首店(含旗艦店)901家,是2020年入駐首店數量的近5倍,其中全球首店3家、亞洲首店7家、中國首店59家,處於全國首店經濟第一梯隊。
  
  便民生活圈初見成效。便民生活圈作為滿足居民衣食住行基本需求、體現高品質社區服務功能的重要載體,是構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基礎。上海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市民從身邊小店的點滴變化中感受生活品質提升,形成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大眾消費生態。
  
  商業數字化轉型持續發力。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著力推動大型連鎖商業企業全方位數字化轉型,打造智慧購物示範場景,推出一系列商業數字化轉型示範區。上海百聯集團推出支付即積分的會員功能,讓消費者每次付款即可在百聯小程序賬戶內獲得消費積分,可直接兌換停車券,免除去服務台排隊登記的麻煩,大大提升商圈軟服務能力。
  
  品質消費供給呈現多元化。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由大眾化向多樣化、個性化轉變,牽引消費供給向多元化發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注重打造新消費場景、豐富商品供給以及促進服務產品提質升級。北京圍繞加快培育國際化的消費聚集地、城市體驗消費的新地標、滿足地區綜合消費的消費圈三條主線,加快培育消費新熱點、新業態、新場景和新模式,多層次引進服務品牌,豐富供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國主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發展的各具特色。
  
  北京積極打造地標性消費項目。2021年北京22個傳統商圈和20家“一店一策”試點企業基本完成升級改造,王府井步行街獲評國家級示範步行街;環球主題公園、三裡屯太古裡西區、首鋼六工匯等熱點項目開業運營;前門大街等6個項目獲批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石景山模式口歷史文化街正式開街。
  
  上海“品牌經濟”持續發力。2021年上海集中推出121個引領性本土品牌,開啟“上海製造時尚消費佳品海外推廣”計劃,組織上海時尚消費品企業抱團出海,共有1168款老字號新品開展首發首秀。網絡新消費品牌建設提速,天貓Top500新品牌中,上海占90個,數量居全國城市首位。
  
  廣州借由美食提升消費熱度。廣州將餐飲行業作為重要抓手,發揮餐飲消費的帶動能力,營造更好的國際化消費氛圍和場景,吸引國際客流、商流、人流,將“食在廣州”打造為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名片。
  
  天津以精品商圈建設助力品牌聚集。聚焦金街提升改造,突出規劃引領,打造高標準商業項目,推進商旅文融合發展,構建智慧商圈,創新街區運營模式。同時推進老城廂歷史文化街區、五大道、意式風情區、佛羅倫薩小鎮等商圈建設,“一商圈一方案”,聚集特色主題元素。推動區域商圈商街建設,構建“一區一中心”發展格局。
  
  重慶著力打造“夜經濟”。大力培育“夜味、夜養、夜賞、夜玩、夜購”生活業態。加快“大九街”等夜市街區整合發展,升級洪崖洞、壹華里、鎏嘉碼頭等16個夜間經濟集聚區。打造“川菜渝味”“美食之都”品牌,累計培育市級美食街區53條、綠色飯店56家、鑽級酒家56家、星級農家樂1388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