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理性看待銀行理財淨值波動
http://www.CRNTT.com   2022-11-24 09:40:05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近期,關於銀行理財的兩則消息頗值得關注。一則是繼今年3月份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後,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只不過此次的主因並非權益市場波動,而是債券市場回調。另一則是面對淨值波動,投資者卻較為“淡定”,部分網友甚至開玩笑稱“不看都不知道跌了”。
  
  有人看到第一則消息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債市波動,銀行理財為何受到牽連?進入11月中旬,債券市場波動加大。先是市場普遍走弱,國債期貨10年期主力合約、5年期主力合約、2年期主力合約均下跌,10年國債收益率、3年國債收益率、1年國債收益率出現較大幅度上行,各期限同業存單利率普遍上行。但在11月17日,市場又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反彈,呈現初步企穩跡象。
  
  債市波動引發銀行理財產品淨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當前,債券類資產是銀行理財的主要投向,尤其是風險等級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顯示,相較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銀行理財投向債券類資產的餘額高達21.58萬億元、占總投資資產的67.84%。
  
  債市近期調整的原因是什麼?用一句投資俗語概括,即“經濟預期轉好,債市看跌”。從宏觀角度看,隨著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發布,疫情防控更加精準,市場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更強。從微觀角度看,隨著銀行同業存單、中期借貸便利(MLF)大量到期,再加上“雙11”期間備付金凍結,資金面出現了邊際收緊,流動性短期承壓。那麼,後續債市為何又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反彈?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監管層著力維護資金面平穩,近日公開市場投放量增加至千億元以上,受此影響,銀行資金面隔夜利率中樞回落;二是債券收益率快速上行後,其性價比已顯著改善,配置型資金加速入場。
  
  第二則消息是,面對此次波動,投資者更趨理性。這說明,當前市場的投資思維正在從短期轉向長期。
  
  實際上,在“資管新規”落地實施的背景下,產品淨值“隨行就市”已成常態。投資者要從保本、剛性兌付的心理預期中走出來,選擇理財產品時,需瞭解其投資於哪些資產、這些資產的收益風險水平如何、運行邏輯與規律是什麼,等等。面對市場波動,不論債市抑或股市,投資者不必過度恐慌於銀行理財產品的淨值波動,而應逐步建立長期投資理念,在債市邏輯未出現根本性反轉的情況下,拉長持有期、獲取持續穩定的票息收入也不失為一種理性做法。此外,投資者還可根據自身風險偏好,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以多種資產優化配置的方式應對市場波動、合理分散風險。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子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