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廣西都安:“雲支教”照亮大石山區課堂
http://www.CRNTT.com   2022-11-29 22:26:07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據新華網報道,“蜘蛛雖然和昆蟲長得像,但它不是昆蟲;瓢蟲、蝴蝶都是昆蟲。”在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一堂《昆蟲的取食行為》“雲支教”課程通過網絡在多個小學及教學點的教室播放。課後第二天,都安縣加全教學點9歲的藍詩潞就和小夥伴們把收集到的昆蟲等帶到教室,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展討論。

  2020年實現脫貧的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高嶺鎮加全村地處大石山區深處,只有20名師生的加全教學點是周邊幾個村屯唯一的教學點,“雲支教”的開展,為這類山區學校帶來了新的變化。

  2021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選派北京大學博士畢業生陳燕輝到加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扎根鄉村一段時間後,陳燕輝發現,近年來雖然硬件設施得到較大提升,但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素質拓展課程匱乏是加全教學點這類鄉村小學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他想到可以利用城市豐富的資源,開展面向鄉村小學的“雲支教”。

  “如今網絡已經實現‘村村通’,我的同學和朋友中不少人有支教經歷,參加工作後也還在關心鄉村教育,完全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陳燕輝說,“雲支教”的想法提出後,得到當地政府和一批熱心人士的支持。

  趙延風是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的副教授,受陳燕輝邀請,她成為“雲支教”的老師和總顧問,參與設計課程。

  “我們的出發點是讓孩子從小能接觸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以豐富的課外知識滋養身心。同時,增加音樂、書法、心理教育、天文學等課程,由藝臻道,讓孩子去感悟為人處事的道理。”趙延風說。

  今年3月,“雲支教”模式在都安縣高嶺鎮的小學和教學點推開。學校利用每周四下午的課後服務時間連綫“雲支教”,課程一經推出就受到師生們的歡迎。<nextpage>

  “給孩子們上課的老師知識淵博,授課生動,還開展綫上互動交流,孩子們很感興趣。孩子們看到外面更加廣闊的世界,視野得到拓展,思維更加發散,在心中種下探索求知的種子。”高嶺鎮中心學校校長韋登說。

  北師大書法學碩士研究生的書法作品賞析、清華大學天文學博士的天文之旅、中央美院青年畫家的簡筆畫創作……如今“雲支教”已常態化運行。

  “‘雲支教’講授的內容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求知欲,我們要求老師也要認真聽,課後帶著學生做一些延伸思考,培養學生興趣愛好。”都安瑤族自治縣安東小學校長黃昭華說,在一次交流活動中了解到“雲支教”後,自己試聽幾次課程,發現講授的內容是學校課堂知識有益的補充,於是在今年秋季學期把“雲支教”作為學生課外拓展的固定課程,在全校30多個班級開展。

  “像《天文之旅》這堂課的老師正在萬裡之外做訪問學者,還能跟我們山區小學的學生連綫,我覺得太神奇了,我以後也想當一名天文學家。”都安瑤族自治縣安東小學五年級學生張瀞文說,自己從“雲支教”課堂上知道了神舟十四號飛船背後的故事,了解到一些昆蟲可以推動比自己重幾百倍的物體,獲得的知識是新的,上課方式也是新的。

  目前,“雲支教”已有20多名授課老師參與,并得到廣西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項目管理、規範化運營方面的指導和支持,針對鄉村教師的課程也在逐步推進與優化中。“雲支教”也被更多的學校所接受,從鄉村學校走向縣城和廣西其他縣區,最多時一堂課有上萬名學生參與。

  都安縣委書記李建君說,“雲支教”給孩子們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希望可以在更多邊遠山區學校推廣,成為提升鄉村教育水平的創新舉措,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