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江蘇豐縣:推動監督提質增效
http://www.CRNTT.com   2022-12-03 22:29:17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為實現優勢互補、力量互融、措施互助、成果互享,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督網絡,江蘇省豐縣紀委監委立足實際,堅持系統觀念,探究構建“大監督”工作格局的制度機制,創新出台《關於構建大監督工作格局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黨內監督的政治引領作用。

  據介紹,該縣建立以黨內監督為主導,統籌各類監督力量有機貫通、相互協同的“1+N”監督模式,即:統籌人大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統計監督等監督力量有機貫通、相互協同監督模式,切實將黨委全面監督、紀委監委專責監督與相關職能部門監督有機融合,協同聯動,形成1+1>2的監督效果。

  在“大監督”的組織領導上,成立由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任常務副組長,縣人大、縣公安局、縣審計局等17家部門組成的“大監督”工作格局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在監督內容上,聚焦安全生產、民生保障、基層治理等方面,強化跟進監督、全程監督、精准監督;在機制保障上,建立定期報告、信息互通、會商溝通、數據共享、協同監督、綫索移送、聯動處置、成果共享等8項工作機制,實現由部門單一督查向既有督查部門的日常督查,又有多方合作的聯動督查轉變。

  比如,根據審計部門提交的《監督工作情況登記表》,縣紀委監委通過大數據分析比對,發現多條救助資金發放可疑信息,與財政、公安、民政、殘聯等單位分類研判後,從中發現涉及黨員幹部失職瀆職等違規違紀問題綫索。縣紀委監委對在困難群衆救助補助資金發放中不正確履職的9名黨員幹部立案調查。

  同時,該縣聚焦群衆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延伸監督觸角,將“大監督”工作模式融入到招標投標領域專項整治、村(社區)集體“三資”領域專項監督等各類監督工作。結合黨員幹部“走基層、轉作風、聚民心”活動、村(社區)集體“三資”領域專項監督等,組織聯席辦成員單位,在一綫以群衆視角體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跟隨就診、模擬辦事、暗訪了解等方式開展“體驗式監督”,到群衆反映問題突出的部門單位開展“蹲點式監督”,對發現的問題現場解決一批、交辦整改一批、查處通報一批,堅決向群衆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亮劍開刀。<nextpage>

  統計數據顯示,自大監督工作機制實施以來,各成員單位共提交監督工作情況報告26份,移送問題綫索63條,督促整改問題200多個,縣紀委監委立案查處42人。

  “通過整合優化監督力量,構建起科學合理、系統全面、運行規範的全方位監督網絡,使各類監督的目標更聚焦、發力更精准,增強了監督的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