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據大公報報道,拜登入主白宮後,承繼特朗普政府後期視中國為美國最主要對手的戰略,但在對華策略上做出調整。
2021年3月3日,拜登上任美國總統不足兩個月,發表《國家安全戰略臨時指引》,稱中國是“唯一有潛力結合經濟、外交、軍事和科技力量,從而對穩定和開放的國際體系帶來持續挑戰的競爭者”。當天,國務卿布林肯發表其上任後首份外交政策演說,稱對華關系是美國“21世紀最大地緣政治考驗”。關於美國對華策略,布林肯稱:“在應該競爭的時候是競爭性的,在可以合作的時候是合作性的,在必須對抗的時候是對抗性的。”國際戰略界和評論界概括為拜登政府對華策略“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
一年又兩個月後,2022年5月26日,布林肯發表題為《美國政府對華方略》(The Administration's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演講,重申中國對“國際秩序”構成了“最嚴重的長期挑戰”;但值得注意的是,關於美對華策略,撇除“對抗”而強調“競爭”。布林肯概括為三個詞“投資、聯合、競爭”,稱未來決定性10年,美國要投資國內、團結盟國來與中國展開激烈競爭,以確保美國在全球的領袖地位。
拜登政府為何撇除與中國“對抗”?在我看來,主要因素有三。一是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美西方主要力量為歐洲戰局所牽制。二是中美均為核大國,發生“對抗”很難避免惡化為“衝突”,一旦爆發“衝突”就有可能從常規戰升級為核大戰。三是國際社會希企世界局勢穩定。這三個因素,在2022年11月二十國集團印尼峇裡島峰會前,進一步凸顯。
在歐洲,俄烏衝突惡化為核戰的風險急增。這是促使德國總理朔爾茨旋風式訪華的一個重要因素。朔爾茨訪華返國後面對質疑他訪華的言論稱,訪華獲中方承諾共同避免俄烏衝突惡化為核戰,僅此一點就證明訪華是值得的。
在亞洲,佩洛西竄台加劇台海局勢持續緊張。拜登在峇裡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後對媒體說,他從會談得到的印象是,大陸不會在短期對台用武。這一番話,在相當程度上道破了拜登主動約見會晤的動機,也再次解釋了美方對華策略撇除“對抗”的意圖。<nextpage>
在二十國集團峇裡峰會期間,包括法國、澳洲等多國領袖爭相會晤中國國家元首,反映中國的國際地位崇高,也折射各國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快加深演變、世界走到前所未見的十字路口心理忐忑。中美兩國元首自新冠疫情以來第一次面對面會晤,安排在二十國領導人峇裡峰會舉行前夕,向世界發出中美兩國緩和關系的信息,符合國際社會的殷切期盼。
從中長期看,中美能否避免“對抗”?回答是:有可能,但很不確定。
習近平主席在峇裡會晤拜登時指出:“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只要美方不支持“台獨”、同時堅守和平共處原則,那麼,兩國仍能够不對抗。問題在於,美方視中美關系為“零和博弈”,這就使得中美很難避免對抗甚至衝突。
中美關系的關鍵依舊是台灣問題。2022年9月14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了“台灣政策法案”。9月29日,共和黨衆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與36位共和黨人,提出衆議院版“台灣政策法案”,不僅與參議院版內容相仿,而且,把參議院版删去的兩項敏感條文重新寫入。一是把台灣“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台灣代表處”,二是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任命必須經參議院批准,亦即等同於美駐外大使。經過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從民主黨手中搶走衆議院控制權。2023年1月後,共和黨勢將在衆議院發起對拜登的彈劾,同時將加快推動衆議院通過“台灣政策法案”。就美國民主黨而言,無論基於國內政治還是對華基本立場,都將支持“台灣政策法案”。2023年上半年,台海局勢將複趨危險。
行政長官李家超曾指出,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樹立底綫思維。中美難以避免在台灣問題上“對抗”甚至“衝突”。因此對於中美關系的未來走向,香港社會各界不能心存僥幸,而是必須做好准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