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深刻領會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
http://www.CRNTT.com   2022-12-09 08:27:33


  中評社北京12月9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不同於西方國家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必須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其科學內涵。

  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和本質。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祗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擁有團結奮鬥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不斷應變局、開新局,才能完成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這一艱巨而複雜的使命,保證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才能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走好和平發展的道路,始終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充分認識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艱巨程度。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考量。一是體量上,我國要帶領十四億多人口整體實現現代化,而迄今為止全球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地區)人口總量不過十億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需要面對前人從未面對的新問題,戰勝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不斷摸索適合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二是時間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設定在本世紀中葉,任重道遠,時間緊迫,而西方發達國家大多是經過幾百年工業化歷程才實現現代化。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在幾十年時間內同時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難度大大增加。三是方式上,某些西方主導的現代化是不斷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而我國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實現現代化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認真辨析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指向。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三個明顯的目標特徵,分別對應物質需求、精神需求和可持續發展三個層次。第一,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首先要在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把“蛋糕”做大,然後要完善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前者是基礎,後者是保障;第二,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追求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是具有更高層次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體現。中國式現代化不僅需要日益豐富的物質文明作為基礎,更需要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升華。要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第三,中國式現代化決不能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要按照系統性思維,充分考慮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綠色低碳的新型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正確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人類情懷。與西方國家“國強必霸”的思維慣性不同,和平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我們必須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這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中國將繼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同世界各國一起共同發展、合作共贏,走出一條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現代化之路。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羅穀鬆(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