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製造業基礎強大動能強勁
http://www.CRNTT.com   2022-12-11 09:49:42


 
  第三,儘管目前中國部分關鍵技術仍然需要進口,但技術創新、技術進步速度驚人。2021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已經達到約2.79萬億元,居世界第2位;研發強度從2012年的1.91%提高到2.44%。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特別是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9.8%。

  最後,中國巨大的市場規模不容忽視。2021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4.1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1倍,年均增長8.8%,消費“主引擎”動力強勁。

  除了這些基礎因素外,中國的製造業本身已經形成了堅實的物質和技術基礎。2021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達到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近30%。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製造業這些年的深度調整已經初見成效,潛力巨大。有統計顯示,今年1到10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08.4%,對汽車市場增長貢獻率超80%;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增長35.6%,遠高於其他工業主要產品產量的同比增速。高端裝備製造業突飛猛進,其中大型盾構機占據全球約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除此之外,5G商用的不斷推進大大促進了產業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自動化產業在近年來獲得了很大發展,工業自動化公司積極布局研發機器人、智能製造、新能源等高景氣行業產品。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36.6萬台,比2015年增長了10倍,市場規模全球第一。

  文章強調,當然,我們必須高度關注當前社會現實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應當對症下藥。第一,要把救扶市場主體作為政策的重中之重,除了已有的財稅、金融政策外,可對中小微企業接納新就業者給予大力度財政支持;第二,加大政府投資的力度;第三,加大促進對外貿易的政策力度,並作為拉動經濟的突破口;第四,加大對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第五,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減少政府干預,給予個人更多的自我裁量權;第六,進一步強化產權保護力度,充分弘揚企業家精神,為企業特別是廣大民營企業的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