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和平的人們,即便相距萬裡總能相遇。
每到12月13日,紫金草國際志願者董戴維將微信頭像換成黑白色,以此表達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緬懷。據了解,從2008年日本志願者黑田薰開始,紫金草國際志願者已匯集了來自美國、韓國、巴基斯坦等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人。他們身著紫色馬甲參加志願活動,用自己的語言和特長不斷夯實這段人類共同的記憶。
圓夢中華,砥礪複興之志
“鐺、鐺、鐺……”每天早上八點半,紀念館的鐘聲總是准時響起。每天首批入場的12名觀衆分兩組撞響和平大鐘13聲,寓意牢記12月13日,勿忘國恥。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進入12月,南京市600多所中小學結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采用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豐富的活動。13日上午,來自江蘇、遼寧等全國40多所小學的師生代表,還將通過網絡雲課堂共上一堂主題班會課,一起傾聽歷史、朗讀國家公祭讀本和抗戰家書。
“對孩子們來說,侵略、屠殺還只是模糊的概念。但他們也會因此受到啓蒙,思考什麼是戰爭,該怎麼看待歷史。”南京市考棚小學王老師說。
85載時光荏苒,85載滄桑巨變。歷經劫難的南京,正改換新顔。
長江邊,燕子磯。85年前,這裡屍橫荒灘,血染江流,遭集體屠殺者數達五萬之巨。如今,大河滔滔、青山相依,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燕磯夕照”光彩照人。
“自鴉片戰爭以來180多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什麼?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幸存者阮定東說,他的爺爺阮家田曾在燕子磯的江邊遇難,長大後他從軍報國,并帶著後人多次重走逃難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