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國重啟“韓國型三軸體系”計劃有何目的?
http://www.CRNTT.com   2022-12-15 11:34:14


資料圖:韓國“L-SAM”攔截導彈升空(來源:環球網)
  中評社台北12月15日電/最近,韓國宣布其自主研製的遠程地對空導彈“L-SAM”試射成功,這款導彈被韓國媒體稱為“國產薩德”。導彈服役後可以和駐韓美軍的“薩德”系統、“愛國者”導彈以及“天弓2”中程地對空導彈一道,組成韓國的多層攔截系統。報導稱,這是韓國政府重啟“韓國型三軸體系”計劃的一部分。尹錫悅政府上台後,在立即宣布重啟“韓國型三軸體系”的同時,還提出了“國防預算優先用於構建韓國型三軸體系”“2024年擬設戰略司令部指揮韓國型三軸體系”等具體推進舉措。

  那麼,究竟什麼是“韓國型三軸體系”?韓國重啟“韓國型三軸體系”計劃有何目的?韓國在導彈領域的研發對相關計劃起到怎樣的作用?就相關問題,軍事觀察員曹衛東帶來他的解讀。

  主持人:什麼是“韓國型三軸體系”?

  曹衛東:第一個軸是指韓國要發展能夠對朝鮮核設施實施先發制人打擊能力的導彈,在對方發起攻擊前摧毀其核設施或其他重要目標;第二個軸指的是發展韓國型的導彈防禦系統,具備導彈攔截能力,保護好自己的安全;第三個軸是指 韓國要具備對敵實施大規模軍事報復的能力。

  “韓國型三軸體系”起源於2010年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時期,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朴槿惠執政時期都曾表態要大力發展“韓國型三軸體系”,文在寅執政時,韓軍方停止使用這一表述。

  主持人:最近成功試射的“L-SAM” 遠程地對空導彈對於推進“韓國型三軸體系”計劃能發揮什麼作用?

  曹衛東:韓國目前自主研製的防空導彈主要是“天弓”型,攔截距離祗有15公里至40公里,“L-SAM”的射程可以達到40公里至70公里,顯然“L-SAM”發射成功對“韓國型三軸體系”中的韓國產導彈防禦系統建設帶來巨大幫助。此後, 韓國可以用自己的“天弓”逐步取代美國的“愛國者”,用自己的“L-SAM”逐步取代美國的“薩德”。

  主持人:據瞭解,韓國今年至少已實施15次導彈發射活動,年度發射次數再創新高。您如何分析今年以來韓國在導彈技術方面的發展?

  曹衛東:第一,韓國大量試驗導彈、發展導彈就是要全面推進“韓國型三軸體系”。在韓國看來,其內容涵蓋了韓朝之間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時韓國應具備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