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重點領域的結構性支持或會是後續政策發力點
http://www.CRNTT.com   2022-12-15 22:09:07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據21世紀經濟網報道,2022年12月9日,財政部公告,為籌集財政資金,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財政部決定發行2022年特別國債。根據公告,本期特別國債為3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發行面值7500億元,可以上市交易。

  特別國債與普通國債不同,是指為特定目標發行的、具有明確用途的國債。

  普通國債主要用於彌補財政赤字、補充國家財政資金,納入一般公共預算和財政赤字管理,且新增限額一般在每年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預算報告時提出,由全國人大予以審批。

  特別國債則大不相同。其用途明確規定,必須專款專用。特別國債不納入一般公共預算和財政赤字管理,新增限額可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因此,特別國債發行更為靈活、快捷。

  在本次特別國債發行前,我國已三次新發特別國債,一次續發特別國債。第一次新發是1998年,2700億特別國債用於補充四大行資本金。第二次新發是2007年,1.55萬億特別國債組建中投公司。其中,1.35萬億元定向發行至農業銀行,剩餘2000億元資金在銀行間市場公開發行。第三次新發是2020年,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用於地方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

  此前唯一一次續發特別國債是2017年。2007年新發的約6963.78億元特別國債於2017年到期。財政部將其中6000億元定向發行部分,分兩期繼續定向發行,剩餘部分公開發行。對於定向發行部分,與2007年類似,央行當日即通過現券買斷交易,從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買入,從而實現定向發行後,財政負債、央行資產負債表和定向發行通道機構的資產負債規模都無任何變化,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也保持不變。

  此次特別國債發行,類似於2017年續發的定向發行。2017年續發時公開發行的5年期特別國債,和2007年公開發行的15年期特別國債,合計規模約為2000億元。財政部在9月,公開發行22附息國債19對其進行置換。而對於將在2022年12月11日到期的7500億元,財政部延續2017年的慣例,使用定向發行的方式置換。<nextpage>

  按照本次通知中明確的“人民銀行將面向有關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本次定向發行的特別國債或也如2007年和2017年一樣,在發行當日由央行通過現券買入的方式買斷。財政部國庫司表示此次發行不影響市場流動性,也印證了這一可能。

  今年以來,面對國內疫情反複和海外需求走弱,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市場對發行特別國債,穩定經濟增長的期待一直較高。但自年中開始,特別國債發行的預期就一直落空。因此,部分機構將此次財政部公告定向發行特別國債,類比與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發行,解讀為財政政策將大幅發力。但綜合歷史慣例來看,定向發行的方式決定其到期置換的特征更為明確,不代表政策轉向或力度改變,對市場也無直接影響。

  展望後續,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明年政策穩增長基調的表態都較為明確。在防控措施優化的條件下,經濟社會運行模式的變化會經歷一段適應時期,穩增長政策大幅變化、調整的可能性較小。同時,政策層面都在強調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預計重點領域的結構性支持可能會是後續政策發力的重點。後續關注房地產、基建、制造業等行業的直接政策支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