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既要整治養老詐騙,也要發展養老金融
http://www.CRNTT.com   2022-12-17 12:07:54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據中國經濟網評論,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變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養老的話題也越來越頻繁地成為輿論場中的熱點。養老離不開錢的保值增值和跨周期優化配置,這正是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任務之一。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卻假借“養老金融”巧立名目,忽悠老人“投資理財”,處心積慮惦記著老人手里那點兒錢。

  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財富,但絕不是騙子的“搖錢樹”。近日,民政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中國銀保監會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養老機構非法集資防範化解工作的意見》全文公布,對常態化養老機構非法集資防範化解工作作出了制度安排,以鞏固此前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的成果,這也可以看成是專項行動在治理邏輯上的延續。

  在此前為期半年的專項行動中,全國共立案偵辦養老詐騙刑事案件4.1萬餘起,破案39294起,打掉犯罪團夥4735個,一審判決案件1645起4523人,二審判決324起1175人,案件重刑率達26%,追贓挽損308億餘元。從檢察辦案情況來看,案件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投資理財型,二是健康養生型,三是精神娛樂型。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資理財型案件中,像“區塊鏈”“元宇宙”等新科技概念、“一帶一路”“鄉村振興”等國家政策、“以房養老”“候鳥式養老”等養老概念都成為了養老詐騙的幌子。

  打擊整治成果固然令人鼓舞提氣,同時也充分說明了守護好養老“錢袋子”這項長期工作的艱巨性和複雜性。養老詐騙犯罪手法雖然千變萬化、層出不窮,但本質上都是圍繞著“養老”這兩個字,根據老年人的特點、需求設計騙局。

  具體到投資理財層面,合規的養老金融和非法的養老詐騙,都涉及“養老”,卻有著天壤之別,我們又該如何區分?這並不像字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否則,現實中也不會有那麼多老年人上當受騙。但是,騙子就是騙子,終究上不得台面。只要我們留心對比養老保險體系中的“三支柱”,就可以發現騙子露出的馬腳並不少。

  關鍵在於,無論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還是第三支柱的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它們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跨周期優化配置養老資金,通俗地說,就是養老錢要從年輕時開始存。而養老詐騙針對的則基本上都是老年人。相比年輕人,許多老年人缺乏投資知識和風險意識,閑錢卻更多,對不法分子來說,這正是絕佳的詐騙對象。如果你是老年人,有人極力勸說你“投資理財”用來“養老”,並許以“高利息、高回報”,那恭喜你,百分之百遇到了傳說中的騙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