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構建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2-12-19 17:49:38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據人民網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不斷開創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全面提升教育國際合作交流水平,形成了更全方位、更寬領域、更多層次、更加主動的教育對外開放局面,增強了中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親和力。

  第一,我國堅持以頂層設計為先導,不斷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政策,這是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幹意見》,要求堅持擴大開放,做強中國教育。教育部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通知,聚力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躍的教育合作態勢,促進區域教育發展,全面支撑共建“一帶一路”。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正是在各項政策的引領和推動下,我國不斷完善教育對外開放總體布局,統籌規劃、重點推進,逐步形成了更全方位、更寬領域、更多層次、更加主動的教育對外開放局面。

  第二,我國堅持以“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為支點,構建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這決定了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戰略格局。我們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全面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積極開展共建國家雙邊多邊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加強規劃對接和政策磋商,商定“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交流總體布局,探索教育合作交流的新模式,增進教育合作與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協調推動沿綫各國建立教育雙邊多邊合作機制,與共建國家形成了平等、包容、互惠、活躍的教育合作態勢。“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實施,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教育的全面對外開放。

  第三,我國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全面推動教育對外開放,這決定了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重心和成效。教育的本質屬性是培養人才,教育對外開放雖然在某種意義上超越了狹義的人才培養,但根本目的是服務於人才培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動同其他國家學歷學位互認、標准互通、經驗互鑒;積極發展出國留學教育,充分利用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培養我國現代化建設急需的國際化人才;實施“留學中國”計劃,建立并完善來華留學教育質量保障機制,全面提升來華留學質量,積極推動教育的在地國際化;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開展中外合作辦學,豐富我國教育供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國際化人才培養;推進中外人文交流特別是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建設,促進教師、學生流動和校際交流,加快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競爭力的人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