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空舞“指揮棒” 亞非拉堅持自主
http://www.CRNTT.com   2022-12-26 10:16:08


(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10月,美國與沙特上演了唇槍舌劍的不尋常一幕。

  起因是,白宮要求傳統盟友沙特推遲石油減產計劃,配合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制裁俄羅斯和美中期選舉。然而,沙特為主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機制決定11月起大幅減產,令美國惱怒不已。

  今年2月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西方對俄羅斯施加空前嚴厲的制裁,尋求在國際上孤立俄羅斯。不料,廣大亞非拉國家拒絕選邊站隊,不願跟隨或配合西方制裁,而是堅持獨立自主,美國的“指揮棒”在空舞。

  中東:拒絕“站隊”

  這是一次令美國總統拜登尷尬的通話請求。

  3月,《華爾街日報》披露,拜登試圖與沙特王儲、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通電話,力促沙特、阿聯酋增產壓低油價,配合西方制裁俄羅斯。然而,兩位領導人拒絕通話。

  “歐佩克+”10月決定大幅減產後,美國聲稱沙特“與俄羅斯站在一起”,威脅“重新評估”兩國關係。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10月25日在利雅得一場年度投資論壇上說,美國一直要求沙特“站隊”,總是問“你們是支持我們還是反對我們”。他反問道,沙特“有沒有和沙特人民站在一起的餘地?”

  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等組織和巴林、阿爾及利亞等國發表聲明,支持沙特的立場。

  此外,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與俄羅斯在能源等領域繼續合作。總體來看,大多數中東國家不願跟隨美國等西方國家加入“反俄陣營”,在外交上堅持獨立自主。

  沙特國際問題專家阿卜杜勒·沙巴尼告訴新華社記者,沙特、阿聯酋等國屢次受到美國施壓,但堅持推行獨立的外交和能源政策,一是因為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已發生深刻變化,美國不再一家獨大、在中東戰略收縮等因素促使海灣國家重新考量和定位對美關係,更加以維護本國利益為最優先選項。二是沙特、阿聯酋等國進一步“向東看”,申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金磚機制,為自身謀求更大戰略空間和發展機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