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世界經濟複蘇需各國“拉手”“拆墻”
http://www.CRNTT.com   2022-12-31 14:33:29


  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電/據海外網報道,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8.34萬億元,同比增長8.6%。這份沉甸甸的外貿成績單是對“脫鈎論”的有力回擊。今年以來,美西方有人大肆鼓動西方企業“與中國脫鈎”,但實打實的中外經貿數據說明:“脫鈎斷鏈”不得人心,互利共贏才是人心所向。

  2022年,隨著“脫鈎論”抬頭,世界各地反對“脫鈎斷鏈”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脫鈎”的進一步後果包括“可能導致經濟合作減少、相互依賴減少、信任減少,最終可能導致世界不穩定”;德國總理朔爾茨明確表示,德方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支持經濟全球化,反對“脫鈎”;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事務的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也表示,與中國“脫鈎”不是歐盟企業的選項,歐中貿易關系需要更多的平衡和互惠,歐盟應繼續以務實態度與中國接觸;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2022年度《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稱,商會堅決反對中美徹底“脫鈎”,支持擴大對華關稅豁免;巴西經濟學家羅尼·林斯認為,“脫鈎論”極其荒謬,世界經濟與中國“脫鈎”,就如同汽車拆掉發動機并卸掉車輪……無論是政界、商界、學界,世界各地反對“脫鈎斷鏈”的聲音匯聚成越來越強大的聲勢。

  如果將觀察的時間軸拉長,就會更清楚看到中美之間脫不了鈎、斷不了鏈。2018年,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但結果中美雙邊貨物貿易總額從2018年的6335.2億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7556.45億美元,而今年前11個月,中美貿易額增長4.8%。拜登政府上台後瞄准科技領域也動起了“脫鈎斷鏈”的歪腦筋,今年美國政府又是出台《芯片和科學法》,又是頒布規模空前的對華芯片禁令,同時施壓別國和其他地區搞“去中國化”的“芯片四方聯盟”,加緊羅織對華“芯片圍堵”網絡。事實上,中國是美國芯片出口一個巨大且利潤豐厚的市場,在美國政府這一通亂拳之下,美國企業“很受傷”。日前,美國多家產業協會組成的聯合團體致函美國會參議院,稱美“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關於禁止政府機構同中國芯片制造商開展業務的修正案內容缺乏法律依據,將給承包商和政府均帶來巨大負擔。無論是貿易戰下不降反增的貿易額,還是不得人心的芯片政策,都一再說明人為“築墻設壘”,強推“脫鈎斷鏈”,完全違反市場經濟原則,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只會損人害己。<nextpage>

  近期世貿組織對美國的第15次貿易政策審議,讓美國嘗到了“衆叛親離”的味道。歐盟、韓國、日本、加拿大、新西蘭、巴西、南非、土耳其等成員在發言中就美國相關貿易政策措施對多邊貿易體制的系統性影響表達了關注。同時,世貿組織32個成員向美方提出超過2000個書面問題,涉及美國近期出台的《通脹削減法》《芯片和科學法》及其相關措施與世貿組織規則一致性、美政府采購政策、泛化國家安全等。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安妮·克魯格近日撰文警告說,如果《通脹削減法》和《芯片和科學法》如期在明年1月1日生效,那麼幾乎可以肯定,美國的盟友將予以報複,而這反過來會招致美國的反擊。屆時,美國將發現自己陷入一場貿易戰——不僅與中國,而且與自己的盟友——世界將面臨又一場重大危機:國際貿易體系崩潰。

  多邊貿易體制的破壞者、產業政策雙重標准的操縱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擾亂者和單邊霸淩行徑集大成者,美國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在當前世界經濟脆弱曲折複蘇背景下顯得格外刺眼。正由於當前世界經濟複蘇動力不足,更需要各國“拉手”而非“鬆手”,“拆墻”而非“築墻”。對國際社會的強烈呼聲,美國不應該再充耳不聞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