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能源領域賽道2023年蘊藏投資新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23-01-04 10:08:34


 

  再次,風電領域新技術,如漂浮式海上風電相關環節將產生投資機會。中銀證券表示,深遠海漂浮式風電已經進入示範階段,示範項目與海南萬寧商業化項目的逐步落地有望為系泊鏈打開廣闊市場空間,頭部企業有望受益。

  儲能:政策支持+海外市場空間打開

  能源轉型是我國乃至全球發展趨勢。《“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9%左右,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30%左右。

  廣州萬隆證券咨詢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吳啟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不穩定性,這催生了對儲能的需求。隨著風光等新能源裝機量放量,電力系統對儲能需求將快速增長。”

  各大機構也紛紛看好儲能板塊,兩大核心驅動力將催生儲能行業2023年投資新機會。

  首先,海外戶用儲能在地緣政治因素催化下,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東方證券認為,便攜式儲能產品從戶外娛樂逐漸拓展至相對剛性的家庭儲能,未來需求量和單位價值量均有提升空間。國泰君安表示,海外儲能在電力可靠性需求下有望保持高增速;受益於新能源+儲能的良好商業模式,“光伏+儲能”、戶用光儲一體化或將成為趨勢。

  其次,隨著國內配儲政策不斷出台,大型儲能裝機有望加快發展。2022年以來,我國內蒙古、陝西、河南、山東、甘肅和海南等地均出台了強制配儲政策。去年12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發布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施細則(2022年版)政策解讀,項目申報條件為儲能配置比例原則上不低於新能源規模的15%(4小時);去年12月13日,山東省2022年市場化並網項目名單公示,配建儲能規模比例接近4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