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中美較量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23-01-05 10:39:47


  中評社北京1月5日電/網評:中美較量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來源:大公報 作者:周八駿(資深評論員、博士)

  2008年美國爆發“百年一遇”金融危機拖累西方世界殃及全球,標誌著持續500年的西方經濟政治社會制度陷入空前危機。中國當時對全球經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嗣後,中國迅速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和戰略界強烈地意識到中國將成為美國維持其全球霸權的主要對手。總統奧巴馬在其第一個任期中期便開始把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向亞洲移動,提出“重返亞洲”。奧巴馬打造旨在排斥中國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中國沿海製造軍事壓力。歷史將記載這是美國視中國為其最主要對手的序幕。

  特朗普入主白宮不到一年,便宣布美國全球戰略調整,稱中國和俄羅斯是美國的主要對手。美國首先向中國發動貿易戰,緊接著在創新科技、金融、科技和人文交流甚至在軍事領域對中國不同程度地全面打壓遏制。特朗普任期最後一年多,進一步視中國為美國的最主要對手,定義美國與中國的較量是所謂“民主對抗威權”。歷史將記載這是美國向中國發起“新冷戰”。

  美國不斷挑戰中國底線

  拜登承繼特朗普全面打壓遏制中國的行動,明確宣布中國是美國最主要的對手。俄烏衝突發生後,美國對中國的這一定位依然不變。但是,因應美西方必須力爭盡快打敗俄羅斯,拜登政府對付中國的方略做了調整:

  一是不再提與中國該對抗便對抗這一點,而是宣稱與中國展開激烈競爭但避免對抗。

  二是打壓遏制中國的戰略布局較特朗普清晰。主要有三點──(1)加強美國本土戰略性投資。拜登已先後制定和實施《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芯片與科學法案》、《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2)協調盟國等對待中國的立場。除了召開所謂“全球民主峰會”,拜登不僅強化“七國集團”和“四邊安全對話”,而且,構建“澳英美三邊安全協議”、“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印太經濟框架”等,拉攏盟國、脅迫其他一些國家一起打壓遏制中國。(3)以花言巧語和保持溝通為掩護,不斷挑戰中國的“紅線”和“底線”。2022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台,是最惡劣的行徑。美方一再測試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意志和力量。

  從2018年初至2022年第三季,中國反制美國的打壓遏制,基本採取守勢。中美較量對於中國來說,是屬於戰略防禦階段。

  從2022年9月開始,中國在中共二十大前後,實施一系列重要戰略性行動,標誌著中國引領中美較量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中國有力突破美戰略圍堵

  2022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首度出國訪問,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11月,習近平主席出席在印尼峇裡島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2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沙特阿拉伯,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

  拜登政府處心積慮打造其圍堵中國的所謂“戰略環境”,中國一方面針鋒相對,一方面突破。11月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和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針鋒相對。9月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和12月的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則是突破美國的圍堵。

  美國把其打壓遏制中國的重心置於中國的周邊,中國致力於構建中亞、南亞、西亞的全球戰略腹地,同時,加強與歐洲一些國家和整個非洲的戰略合作。在全世界,中國是明顯多於美國的一百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穩定地居於全球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的第一大和第二大國。中國在全球經濟總量的占比愈益追近美國。沒有人懷疑,中國快將越過美國而居全球最大經濟體位置。中國不僅擁有最多外匯儲備,而且,積極拓展人民幣國際化。中國一直爭取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中國也始終不怕與美國較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