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走進荷蘭“矽穀”艾恩德霍芬智慧港
http://www.CRNTT.com   2023-01-08 11:08:54


  中評社香港1月8日電/近日,新華社記者來到艾恩德霍芬智慧港工業園區,一探荷蘭“矽穀”的成功奧秘。園區靠近艾恩德霍芬機場,占地約10萬平方米,有數十家高科技設備供應商企業入駐,是艾恩德霍芬智慧港的一張名片。

  艾恩德霍芬智慧港是艾恩德霍芬市與其周邊城鎮共同組成的一片高科技產業聚集區域,位於荷蘭北布拉班特省。這裡是荷蘭最重要的高科技製造業中心,也是荷蘭最重要的經濟增長引擎之一,堪稱荷蘭“矽穀”。

  從名不見經傳的初創企業,到阿斯麥和飛利浦等國際馳名的產業巨頭,這裡匯聚著一個具有強大研發實力的高科技企業集群,涵蓋半導體、生命科學、人工智能、新能源和光電儀器等領域。在企業、研究機構和當地政府組成的“三螺旋”合作創新模式推動下,艾恩德霍芬智慧港通過踐行協作共享的發展理念,成功建設了一個充滿活力的開放式創新工業生態系統。

  據荷蘭高科技設備研發供應商蘇科思公司創始人漢斯·杜伊斯特介紹,艾恩德霍芬智慧港工業園區建築採用模塊化設計,可以靈活調整空間分布,隨時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園區內有大小規模不一的高科技企業、研究機構和教育培訓機構,大家共享辦公室、會議室、測試機器設備和倉儲物流等設施,在同一屋檐下共同學習、創新和成長。

  記者看到,入駐園區的眾多企業中,有阿斯麥和西門子等知名跨國公司,還有荷蘭豐蒂斯應用科學大學等教育機構。

  杜伊斯特說,高科技設備製造業具有小批量、高精尖、高附加值的特點,不僅需要高級科研人員,也需要大量的應用技術人才。由於量小,不宜使用自動化設備生產,很多時候必須依賴技術人員手工組裝。在園區內,喜歡“動腦”的科研人員有了創新的想法,就會與喜歡“動手”的技術人員交流,讓他們幫著判斷這些想法是否可行。

  他認為,開放式創新是艾恩德霍芬智慧港成功的秘訣。“封閉式創新意味著重復開發、低效和高昂的價格,而開放式創新提倡與外界合作共享、共同成長,你可以做得更省、更快、更好。”

  他解釋說,每家公司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你可以專注於核心業務,核心知識產權也許只占10%,其他90%都可以通過與外界合作獲取可靠、快速且廉價的解決方案,因為“外面的知識永遠比你擁有的更多”。

  有調查顯示,艾恩德霍芬智慧港是荷蘭高科技初創企業最為青睞的地方,這裡的初創企業成功率也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就是得益於這裡良好的開放式創新生態系統。

  正是通過開放式創新,蘇科思如今已成長為一家擁有上千名研發人員的大型高科技跨國企業,業務涵蓋半導體、醫療、分析儀器和汽車等行業。
  “我相信,中國將在21世紀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杜伊斯特說。蘇科思在蘇州建立了亞洲研發中心總部。近年來,杜伊斯特一直致力於把荷蘭成熟的工業生態系統引入中國,在中荷技術和人才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曾榮獲2022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這是為表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
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而設立的最高榮譽獎項。

  他說,在高科技儀器設備領域,中國有人才和市場,荷蘭有經驗累積,雙方加強合作必定可以實現共贏,一起用科技讓世界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健康和智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