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經濟日報:當好民生資金守護者
http://www.CRNTT.com   2023-01-10 09:04:05


2022年12月12日,在位於蘭州新區的蘭州宏彬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工人在搬運建材,抓緊施工。(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近日發布的2021年度審計整改報告顯示,對於就業、住房、基層“三保”等重點民生專項資金審計查出的問題,已整改1778.6億元,完善制度1255項,處理處分2995人,糾治了一些阻礙改革發展和長期未解決的頑瘴痼疾。

  近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中央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堅決保障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推進重大民生工程建設,目的就是發揮積極財政政策效能,兜牢民生底線、增進民生福祉、穩住經濟大盤。

  在促進重點民生資金落地落實中,審計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對“六穩”“六保”、減稅降費、疫情防控、助企紓困等領域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把脈問診,“治已病、防未病”,助力打通民生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促進改善民生和共同富裕。

  審計整改報告反映出,雖然重大問題整改取得實質性突破,但當前部分地區在民生資金管理使用過程中,仍存在跑冒滴漏、擠占挪用、虛報冒領等情況,導致中央惠民政策打了折扣。

  重點民生資金事關群眾冷暖,能不能管好、用好,關係著民生福祉和社會發展進步。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好民生資金“守護者”和國家財產“看門人”,審計部門責任在肩,尤須擔當作為。

  要用“火眼金睛”看好民生資金,切實守護資金安全。堅持把審計力量下沉到最基層,把監督跟進到民生資金使用最末端,努力做到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裡、國家利益延伸到哪裡、公共資金運用到哪裡、公權力行使到哪裡,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裡,扎實推進審計全覆蓋,及時發現和揭露違法違紀問題和重大風險隱患,促進黨中央各項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實落地。

  善用“穿透式”審計推動民生資金“動起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一方面,嚴查資金趴窩沉澱、閑置未用、應付未付、過度保障等使用無效、低效的問題,防止資金“趴在賬上睡覺”,確保民生資金用在實處、提質增效;另一方面,嚴格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緊盯部分地區和部門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不到位等問題,真正做到政府過緊日子、人民過好日子。

  “查病”是為了更好“治病”。審計整改報告披露的問題中,不乏“改而又犯”的老毛病,反映出部分地區落實審計整改責任不到位,整改壓力傳導存在層層衰減、整改責任落實存在偏差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對審計查出的問題一追到底、嚴格問責,讓那些以權謀私、挪用侵貪的人付出應有代價。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增加多元供給,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審計部門要始終立足經濟監督定位,以更高質量的審計監督,守護人民幸福生活,不斷推動民生保障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