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職教高考還要破解哪些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23-01-10 14:49:16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職教高考,對於職教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是職業教育領域最核心、最關鍵的話題之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再次明確“完善職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擴大應用型本科學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模”。

   2021年印發的《“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新增技能人才4000萬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比例達到30%,東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達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在現有基礎上提高2~3個百分點。客觀來說,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對於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但高層次職教人才供給卻捉襟見肘,供求出現不平衡現象。教育部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高職(專科)招生552.58萬人(含五年制高職轉入專科招生45.20萬人),而全國職業本科招生僅4.14萬人。當前,中職畢業生升學去向主要是高職專科層次院校,面向應用型本科的招生計劃較少。而部分高職院校由於生均占地面積不足、高水平師資隊伍較為薄弱、實驗實訓條件不達標等多方面因素,未能達到教育部對高職院校“升本”要求,造成職教本科院校數量偏少。因此,要推進職教高考,就要不斷優化高職院校新校區建設、高水平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政策和條件,鼓勵符合教育部規定要求的高職院校升格為職教本科,並允許一部分優勢專業轉型升級為職業本科專業。同時,也要鼓勵名校的技術技能專業推出一定數量的招生名額,為職業教育人才成長創造更大空間。

   目前,各省試點的高職單獨考試、高職提前招生、春季高考等招生對象主要是中職畢業生,招生方案主要適用於省內生源,缺乏輻射全國的統籌規劃。雖然從某種程度上避免了普高畢業生“擠占”職教高考的招生計劃,但也會導致不少人對職教高考的態度與普通高考不同。職教高考要成為與普通高考同等地位的高考制度,成為銜接高職(含本科)教育和中職教育、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重要紐帶,首先要擴大生源範圍,無論是普高生還是中職生,可根據自己的學業成績和未來職業規劃自主選擇參加不同類型的高考;其次,要打通省際界限,允許一部分優質的高職院校(如國家“雙高計劃”建設院校)招收一定數量的省外中職畢業生,讓學生有更多選擇機會,同時還要完善相關制度設計,推進有條件的學校招收具有工作經驗的學生。

   需要強調的是,職教高考面臨的最突出問題是技能型考試該如何考,這關係到職教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學性。選擇哪些試題、考察哪些技能、設計何種載體,都是影響考試信度與效度的關鍵。職教高考與普通高考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其考核科目、考核內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突出實踐導向。職教高考制度改革勢必為高職教育人才選拔、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對此,可考慮聯合協會、企業、高校、課程專家開發專業標準、課程標準等,優化職業技能考核辦法,根據不同專業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共通性將其匯集成一個專業大類,設置相應考試科目,以便與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大類之間建立對接關係。在專業大類劃分後,其大類中的基礎知識也應納入職教高考的考試範疇。這不僅能滿足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要求,也有利於推動中職學校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突出職業教育類型特色。

   還要注意的是,目前各地的高職分類考試改革方案雖然包括了多條考試招生路徑,然而考試成績卻難以在縱向和橫向上實現互換,無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高等教育選擇權,評價結果呈現“孤島化”。比如,中職生憑借分類考試成績很難進入普通本科高校,本就稀缺的機會也因招生計劃少而難以形成規模和影響,高職分類考試成績和普通高考成績之間沒有實現互換機制。因此,建議職教高考在招生錄取上開展平行志願投檔改革,探索“一檔多投”的錄取方式。採用普通高考制度與職教高考制度並行,考生部分科目成績在兩種高考制度下可按規則轉換成對應成績,同一個考生可以多次投檔。若考生在春招時沒有被錄取,不影響其在普通高考中錄取。

   總而言之,我們不僅要開辟升學路徑,更要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加強中職與高職的銜接,構建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通,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