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找課本茬”背後是平等的學習姿態
http://www.CRNTT.com   2023-01-11 14:11:50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電/網評:“找課本茬”背後是平等的學習姿態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龍之朱 

  用一副三角板能畫出多少度數的角?“除了30度、45度、60度、75度……應該還有165度!”據極目新聞報導,四川成都兩名四年級學生米之賢、廖鈞宇發現課本上一道數學題參考答案“有問題”,自己找到的一個答案不在參考答案中,他們給教材編寫組發去了郵件。編寫組回信肯定了兩名小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嚴謹態度,表示要在教材修訂中采納他們的建議。

  類似“找茬”“挑刺”且成功的例子,並不鮮見。2021年秋,沈陽七年級學生崔宸溪指出英語課本上蜜蜂配圖配成了食蚜蠅,出版社編輯為他點贊;當年10月,上海小學生吳葉凡發現美術課本上的“樹葉”應該是數億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出版社第一時間將錯誤進行溯源並上報修訂……

  出版社虛心接納意見的坦誠固然值得肯定,但這些中小學生敏於思考、敢於質疑的探究精神更難能可貴。面對權威的課本,這些學生不盲從,不盲信,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堅定地表達己見,展現出新時代中小學生積極主動求知求真的價值認定。

  盡信書不如無書。中小學課本“千錘百煉”,經過諸多專家之手,當然經得起各種推敲,也比其他讀物更精準、更標準,但這並不意味著課本就完美無缺、無可挑剔了。中小學生每天與課本生活在一起,當然最熟知課本的角角落落。很多時候,即便發現問題,一些學生也沒有選擇發出質疑,這恐怕仍與當下部分中小學過於格式化的教育方式有關。

  我早年曾經做過三年中學語文老師,每每困惑於如何協調學生鮮活的認知與課本刻板答案之間的關係。我並非不知道,學生多一些深入思考,多一些觸類旁通,多一些路徑方法,更能打開他們的思維,但在應試考試的“硬杠杠面前”,很多時候只能收斂起來、壓制回去。表現在行動上,就是把學生們的注意力聚攏到記誦上來,“背會就行了”“答案要標準”,久而久之,這種做法就會變得模式化,最終濃縮為成績單上的數字。

  這當然是一種讓步,乃至退步,其後果,往往會在學生未來的生涯中一點點呈現。當一茬茬學生走出校門,進入更高的學府,乃至走上社會,不少人都表現出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會提問,只會照辦。儘管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把這個結果完全歸因於當初的壓制質疑,但至少,當下的教育中,應該容得下孩子們表達自己的質疑。

  此外,學生不去質疑,或者很少質疑,也與傳統社會強大的因循習慣有關係。課本代表著權威,課本就是標準,這類意識往往會持續削弱大家的質疑精神。敬惜字紙也好,尊重老師也好,在很多地方、很多時候,這些觀念都在無形中過濾著不同的聲音。如果學生總想著從課本的紙縫中找出一些問題,難免不會被視為是“有意找茬”。

  必須認識到,“找課本的茬”,就是一種在問題意識中學習知識的絕好路徑。凡事破中有立,問題意識多了,必然會逼迫你去尋求答案,探索路徑。這種鑽研、探究、嚴謹的精神,就是創新創造的開始。

  一方面,這會打破制式化標準模式,讓學生從固化思維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嘗試去尋求不一樣的路徑和辦法,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比如,從產生問題意識開始,發展發散思維,找到學習的方法,融會貫通、上下求索,一步步把課本讀“薄”讀透;又如,大家都來提問題,也會形成一種智力上的砥礪和激蕩,這本身就是思想火花得以發生的基礎。

  另一方面,這也會產生某種超越的心理體驗,由知識超越抵達價值超越,而這種超越,對於一個嶄新的靈魂而言,至關重要。畢竟,課本只是一座知識的橋梁,大家可以憑借它擺渡,但卻不必過度依賴它,更不能迷信崇拜它。如此,才能形成一種科學的求知精神。

  無論如何,學習的過程,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識灌輸,以吸納更多新知,但這不意味著學生要全盤接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從姿態上是平等的,唯有時時保持求真的敏感,才能真正窺見通往新知的門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