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凡人微光點亮社會良善與正義的光芒
http://www.CRNTT.com   2023-01-14 17:03:27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網評:凡人微光點亮社會良善與正義的光芒

  來源:東方網 作者:林偉  

  12日,由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感動2022”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揭曉了“中國網事·感動2022”十大年度網絡人物。據了解,十大年度網絡人物由公衆綫上投票和專家綫下評審相結合的評選方式選出。(1月12日新華網)

  有哲人說過,“一個人要幸福,不僅需要金子,更需要金子般的心;一個社會要美好,不僅需要物質富裕,更需要精神富有。”從“‘借眼’授課28年的鄉村教師”盧文建,到“勇救落水母女”殘疾小夥李俊;從“堅守江心島的村醫”顔新艶,到“生命擺渡人”邢蘊靜……“中國網事·感動2022”十大年度網絡人物就是這種精神的富有者。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領域,有信仰、有大愛、有力量,用樸實善良和危難時刻的非凡擔當溫暖了歲月,感動了時光,讓我們看到了凡人微光照亮中國的光彩與熾熱,感受到社會良善與正義的強大氣場,更加激發起見賢思齊,用奔跑追夢、用奮鬥圓夢的信心與力量。

  人世間,有愛心、有正義感,就有力量,就有溫暖,就有和諧。一個沒有愛心、沒有正義感的群體,即使用再多的金錢和手腕去勉強維系,也是無法長久的;一個沒有愛心、沒有正義感的人,即使擁有了全世界所有人都羨慕的財產,也是一個精神殘缺的人。感動人物的事跡可學可做、精神可追可及,就在於他們為他人架起生活的橋梁,為他人點燃人生的火焰,為他們托起明天的太陽,展示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之美,給人善良、純樸、真誠、勤懇,更給人一種不凡的追求。這種追求雖然不轟轟烈烈,不能流芳千古,卻能撼人心魄,給人溫馨的撫慰和陽光的照耀。

  崇德向善是中華文化的鮮明底色,見賢思齊是華夏兒女的共同心理。《雷鋒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膾炙人口的詞句,“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綫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感動人物的事跡和精神,不僅能够讓我們找到這種“境界”的內涵和真諦,更能強烈地感受到,這種“境界”就是我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神坐標。當這種“坐標”相互傳遞、相互感召,見賢思齊的“燈塔效應”便會無限放大,就能用凡人微光點亮社會良善與正義的光芒,讓追夢的力量更凝聚、更澎湃、更激揚。

  感動者,感而動之。“中國網事·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活動”,自2010年起已舉辦了十三屆,推出了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偉大、樸實而真誠的感動人物。他們的故事和精神詮釋著一個深刻道理,愛崗敬業、見義勇為、醫者仁心、工匠精神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體現在日常工作中,展現在平凡的生活裡,有著“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引領效應。只要我們人人都能心存善念,把自己的使命與時代緊密相連,將善心善行納入日常習慣之中,從小處著眼,從自己做起,量力而行、盡力而為,讓愛心、責任、奉獻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就能為社會帶去一縷清風,為人間平添幾分正氣,以春天般的溫暖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為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提供豐厚的精神滋養、釋放強大的奮進能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