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這個春節,去網上辦年貨
http://www.CRNTT.com   2023-01-16 15:10:37


 

  年貨地方特色足

  “‘2023全國網上年貨節’是新形勢下釋放消費活力、增添消費動力的利民惠民行動。”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積極採取措施,促進綠色消費、智能消費、健康消費,打造更多消費新場景。

  在廣州市,科技感十足的智能無人設備成為當地年貨節活動的一大亮點。在海心沙亞運公園、花城廣場,市民只需對自動巡游無人零售車招招手,即可現場掃碼購物。廣州創新實踐“線上下單+機器人配送”模式,近100棟寫字樓的消費者通過線上小程序下單後,機器人會及時將商品配送。廣州還舉辦一系列新潮有趣的促銷活動,比如“車尾箱集市”主打休閑風,運用抖音、快手等進行直播,打造都市消費新熱點。

  福建以“萬里赴團圓,歸家喝福茶”為主題,設立“福茶年貨節電商專區”,涵蓋獲獎名茶、專項扶貧茶葉、特色茶周邊、茶食等品類,並策劃“多彩中國年”助力活動,通過生活化、場景化、真實化的短視頻及創意海報等線上營銷,引發人們對於“歸家喝福茶”的情感共鳴。

  從充滿家鄉味道的農副產品到來自全球的優質商品,南京市策劃的網上年貨節品類豐富,讓市民在火熱的網購中感受濃濃年味。俄羅斯糖果餅幹、智利車厘子、阿根廷紅蝦……南京市商務局組織蘇寧易購等電商發揮自身優勢,精選來自絲路夥伴國的優質特色商品,讓消費者一站嘗遍全球美味。

  “網上年貨節適應了居民消費線上化、品質化的新特點,有助於促進消費,實現多方共贏。”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培麗接受本報採訪時說,各地開設特色專場,有助於推廣地方商品,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商家、農戶等市場主體通過積極參與網上年貨節,有助於增加銷售收入,提振發展信心;消費者通過多種方式參與網上年貨節,方便高效地置備年貨。

  過個線上文化年

  除了“吃穿用”,各類蘊含傳統節日特色、體現中華文化內涵的線上活動也豐富多彩,不少網友留言“要過個文化年”。

  “線上展現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創新展覽的呈現方式,讓我在外地也能欣賞這樣的文化盛宴”“仔仔細細地看了又看,果然都是寶貝”……近期,國家博物館上新了“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虛擬展廳,讓網友春節期間足不出戶暢游展覽。展覽依托故宮、國博的豐厚典藏,通過400多件歷代文物精品,帶網友探尋中國“和合”文化的歷史淵源。

  “春節是各地廣泛開展非遺傳承實踐活動的重要時間節點,與春節相關的龍舞、獅舞、年畫、剪紙、燈會、廟會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有200多項。”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李曉鬆介紹,文旅部策劃“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將根據除夕、元宵節等時間節點推出“曬團圓年夜飯”“舞動中國龍”“點亮中國燈”等話題討論、直播活動,同時發動非遺傳承人用鏡頭記錄年俗非遺傳承活動。

  為了讓廣大讀者度過一個書香年、文化年,國家圖書館策劃尋味年俗、共讀好書、樂享年趣三大類線上線下活動,比如推出“玉兔呈祥書香迎春——中國人的新春盛事”活動,通過主題豐富的視頻內容和生動有趣的互動話題,講述中國人延續數千年的新春故事。國家圖書館還將聯合全國各級圖書館開展“網絡書香·閱見美好”春節傳統文化專題閱讀推廣活動,涵蓋電子書、有聲書和年畫圖片等內容。

  四川大學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王炎龍接受本報採訪時說,過個線上文化年具有積極意義,可以讓豐富的文化內容實現最大限度的觸達,在春節尤其具有儀式感,實現共情傳播,更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互聯網平台多方參與、即時互動,讓文藝資源、文化活動可視可感可知,更加喜聞樂見、通俗易懂,是公共文化服務在形式上的創新。(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