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政策要在精準有力上下功夫
http://www.CRNTT.com   2023-01-20 08:53:17


 
  做到貨幣政策精準有力的重要舉措

  文章認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近年來,中國通過貨幣政策靈活調整,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了適宜的流動性環境,接下來需要繼續保持。從政策工具看,要綜合運用中期借貸便利(MLF)、再貸款、再貼現、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投放流動性,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把握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和節奏。就存款準備金率而言,2022年人民銀行實施2次降准,累計下調0.5個百分點,為銀行釋放了長期低成本資金,對保障流動性合理充裕,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中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總體不到8%,雖然不是歷史最低但下調空間有限,需要珍惜政策空間根據實際需要審慎降准,滿足實體經濟流動性需求,推動金融讓利實體經濟。繼續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過程中需要注意,高杠杆是宏觀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去杠杆的關鍵之招是控制好貨幣供應量,因此需要保持總量足夠的同時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

  綜合運用多種結構性政策工具。貨幣政策是總量政策,人民銀行近年來探索推出多項結構性政策工具且體系逐步完備,對引導信貸資金投向、充分發揮撬動作用、實施精準調控起到了積極作用。除了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碳減排支持工具等結構性政策工具外,還創設了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截至2022年9月底,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合計發放超900億元。考慮到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以及目前中國杠杆率水平總體較高,在貨幣政策調控上仍要精準調控,通過提供再貸款或資金激勵的方式,利用結構性政策工具引導信貸資金流向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市場主體。必要時,也可以研究推出新的結構性政策工具,有進有退更好精準發力支持實體經濟。

  持續深化金融改革。2022年,人民銀行通過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引導存款利率跟隨市場利率變化,降低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負債成本,推動LPR下降,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後續需要繼續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持續釋放LPR改革效能,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尤其是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居民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平衡。2022年,美聯儲快速加息推動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總體呈貶值態勢。目前來看,美聯儲在2023年繼續加息的頻次和幅度都將降低,市場預期2023年下半年可能降息。儘管如此,考慮到匯率是不同貨幣的相對比價、各個國家經濟基本面等因素,美聯儲減少加息並不意味著美元一定走弱。同時,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壓力大,對中國的出口需求減少,對出口貿易在穩定人民幣匯率方面的作用不宜高估。因此,需要繼續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維持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牢固樹立“風險中性”理念。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2018年以來,中國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較大的風險釋放壓力。面對房地產領域風險逐步顯現,需要堅持“房住不炒”的總體思路,圍繞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要求,從供求兩方面發力,推動按照市場化原則滿足房地產領域的合理融資需求,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必要時引導降低5年期LPR。做好政策引導,在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中發揮積極作用。關注不同領域風險,通過多種方式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與財政政策等做好協調配合。鞏固國內經濟恢復基礎需要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2022年,中國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配合方面有明顯成效。前三季度人民銀行提前完成上繳財政的結存利潤1.13萬億元,在財政部發行7500億元特別國債後,人民銀行及時以數量招標方式進行了公開市場業務現券買斷交易,從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買入7500億元特別國債,這些都有效支持了財政政策積極發力。還有設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聯合水利部推進金融支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有效實現了政策協同發力。從中國改革領域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以及為應對疫情各項政策都積極發力,政策空間不同程度的收窄等方面看,實現穩增長更需要政策協調配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