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齊齊哈爾市拜泉縣:脫貧戶端穩增收鐵飯碗
http://www.CRNTT.com   2023-01-23 10:05:07


齊齊哈爾市拜泉縣興華鄉永寧村永源服裝加工廠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忙碌趕制訂單。(圖源:齊齊哈爾市拜泉縣委宣傳部)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一月的黑龍江,屋外寒意陣陣,但在齊齊哈爾市拜泉縣大眾鄉勤儉村新建的電商直播項目車間內,卻是一番熱鬧的生產場面,工人們緊張忙碌著,有條不紊地打包裝貨。

  “從家幾分鐘就能到工廠打工,打包黏豆包一天能賺100多元!”拜泉縣大眾鄉勤儉村的邱琴高興地說,和她一樣在家門口就能務工增收的婦女,村裡還有20多人。大家分布在速凍食品車間和幹菜加工車間,手上不停地忙碌著。這裡每年可生產加工並銷售黏豆包、土豆幹、豆角絲、黃瓜片等幹菜產品5萬斤,帶動勤儉村47戶脫貧戶增收1000元以上。而勤儉村申報註冊的“黑土農耕”商標,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正式受理。

  “作為曾經的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縣、黑龍江省深度貧困縣,拜泉縣在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後,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帶領全體農戶過上了‘增收有門路、生活有保障’的幸福生活。”拜泉縣委書記榮軍說。

  走進拜泉縣興華鄉永寧村永源服裝加工廠生產車間,約200平方米的服裝生產車間中,一排排縫紉機飛快地運轉著,流水線上的工人們正忙著趕制一批兒童棉褲。“工資按件計算,每件能賺十塊錢,工廠就在家門口,中午還能回家給家人做飯。”52歲的女工王春霞用剪刀仔細地剪去衣服上的線頭,然後將衣服整齊地堆叠在一起。

  為了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近就地就業,端穩就業增收的“鐵飯碗”,拜泉縣穩步發展假發編織、手工秸秆工藝品編織、服裝加工等各類就業幫扶車間35家,共幫助500餘名脫貧戶實現就業,開發農村公益崗位7206個,戶均增收達4000元以上,實現群眾可持續增收,確保不致貧不返貧,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我和老伴身體都不好,幹不了重活,這幾年靠種植豌豆、白菜和甜玉米增加了不少收入。政府還發放補貼,幫我們分銷蔬菜,這巴掌大的小園快趕上幾畝地的收入了。”拜泉縣豐產鄉平等村的卲淑芝談到現在的生活,臉上不由露出幸福的笑容。

  大力發展小院經濟,推進鮮食玉米產業鏈建設。據瞭解,拜泉縣共有4戶企業正在建設鮮食玉米加工項目和速凍果蔬加工項目。2022年,全縣種植鮮食玉米7萬畝,其中小院種植面積5.2萬畝。

  近年來,拜泉縣大力培育食用菌、鮮食玉米、小院經濟等特色產業,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訂單”發展模式,通過入股分紅、土地托管、訂單種植等方式,與脫貧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各類產業帶動脫貧戶31615戶次,人均增收3300元以上,其中小院經濟帶動脫貧人口21180人次,人均增收641元,切實提升脫貧戶經營性收入,有力保障穩定增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