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讓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08:37:28


 
  文章認為,為使再分配能夠提高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還應明確和堅持現代經濟學有利於提高消費水平的原則:

  首先,在人們收入增加的時候,消費也隨之增加,但消費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在收入減少的時候消費也隨之減少,但也不如收入減少的那麼厲害。高收入群體的邊際消費傾向(增加的消費支出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通常低於低收入群體。這是因為低收入群體的消費是最基本消費,在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中基本生活資料占相當大的比重。其次,邊際消費傾向取決於收入的性質。消費者在很大程度上從長期收入前景出發選擇他們的消費水平。長期前景被稱為永久性收入或生命周期收入,指的是在好的或壞的年景下平均得到的收入水平。如果收入的變動是暫時的,例如增加消費劵,通常收入增加的相當部分就會被儲蓄起來。收入不穩定的個人通常是有較低的邊際消費傾向。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對邊際消費傾向影響甚大。邊際消費傾向預期的降低,使得蕭條更為蕭條。基於此:

  一是,國民收入分配應適當向勞動轉移。勞動收入基本用於消費,資本所得基本轉化為投資,目前最終消費在拉動經濟發展中貢獻偏低與勞動收入水平也有關係。國民收入分配向資本傾斜,是因為資本稀缺在博弈中處於有利地位。經濟發展意味著資本的積累,資本的充裕會使資本的價格下降,相比之下,勞動會相對稀缺,作為相對稀缺的勞動,價格會自然上升。此外,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勞動力價值所包含的生活資料的範圍會擴展,勞動力價格也會隨之上揚。所有這些都說明,國民收入分配適當向勞動轉移是有其必然性的。

  二是,國民收入分配應適當向低收入群體轉移。我們的經濟政策體系的關鍵是要把收入轉化為消費,而是否可以把收入轉化為消費,關鍵在於邊際消費傾向的高低。因此,應當通過向低收入群體傾斜的重新分配提高總體的消費傾向,使得一個較小的投資量就可以維持一個較好的就業率。

  三是,使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應促進分配和投資向農業、農村、農民轉移。解決農民增收問題除了補貼和外出就業之外,還應當讓農產品的價格反映農產品的成本、收益和供求狀況。至於農產品價格的上揚對城市低收入群體的生活的影響,則可以通過另外的途徑,諸如補貼的途徑去解決。

  當前更為關鍵的是提振人們的消費信心,使人們敢消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