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民俗年畫韵致足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10:44:21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講述民俗、傳遞年味兒、浸潤人心的年畫,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設計、雕版、印模、手繪色彩,這是繪制綿竹年畫的4個步驟,年畫的色彩是艶麗而濃重的,色塊的碰撞可以將畫上文武百官、童子仕女的神態樣貌展示得熱鬧又喜慶。”綿竹年畫德陽市級傳承人、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陳強說。他在自己經營的欣璽年畫工坊裡進行日常創作和教學,春節假期,有很多大學生和年畫愛好者來到這裡體驗綿竹年畫的製作過程。

  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綿竹年畫既傳承著千年傳統美術技藝,又經年輕的年畫藝人發揚創新,展示出獨特的歷史新韵。一紙裝萬象,綿竹年畫節在熱鬧喜慶的氛圍中回歸,精彩紛呈的群眾文化活動將綿竹的年味渲染得越發濃鬱。

  全國最大的年畫博物館位於綿竹市城南,占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嬌憨的胖娃、威武的門神、雅致的仕女……一幅幅獨具特色的精美年畫靜靜訴說著綿竹源遠流長的地域文化。這個春節,出自清代綿竹年畫大師黃瑞鵠之手的《迎春圖》正以3D形式在館中展示,壯美的畫卷包含460多個人物形象及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意在展示綿竹當地迎春盛會的場景。

  綿竹市孝德鎮年畫村近日成為熱門鄉村游“打卡地”。“我在年畫村經營咖啡館已經7年,這些天日均接待遊客近百人。”“友一佳”咖啡館店主李羽佳說。忙時扛鋤頭,閑時拿筆頭。春節期間,年畫村村民學習年畫歷史、親手繪制年畫。村裡的年畫展示館裡擺放著靠枕、桌布、手機殼等豐富的衍生品。年畫村的一棟棟民居外墻上裝飾著五彩斑斕的年畫,在綠道上散步的遊客們真正實現了“人在畫中游”。

  作為綿竹文旅產業的金字招牌,綿竹年畫年均產值達4000餘萬元。綿竹打造了“畫境綿竹·年畫裡”鄉村旅遊綜合體,推出了藝術體驗游、歷史文化游、休閑度假游等6條精品年畫旅遊線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