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能源業增產保供優結構
http://www.CRNTT.com   2023-01-25 17:25:51


 

  “庫布其基地項目規劃總投資超800億元,將構建集新能源發電、生態修復、鄉村振興、生態旅遊等多位一體的綠色發展模式,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支撐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作用。”三峽能源總經理張龍說。

  采煤沉陷區同樣成為新能源建設的重點區域。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去年發布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方案》提出,綜合考慮采煤沉陷區,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

  淮北市是以煤炭、電力為主導的資源型城市,是安徽省傳統能源送出基地。根據電源發展規劃,淮北擬充分利用采煤沉降的41.5萬畝土地,開展集中式新能源開發,規劃在“十四五”末建設約200萬千瓦新能源。截至目前,淮北新能源裝機容量約100萬千瓦,2023年預計並網40萬千瓦,新能源迎來爆發式增長,電網承載壓力與日俱增。國網淮北供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郝韓兵介紹,公司以淮北重要電源規劃為依據,開展采煤沉陷區新能源集中接網專項規劃,提前謀劃大規模新能源接網技術方案,進一步簡化新能源並網業務辦理流程。同時,加大電網投資力度,“十四五”淮北電網規劃投資18億元,全面提升電網輸送能力和接入能力,加速推動淮北新能源發展。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隨著科技創新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中的權重不斷加大,祗有從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綠色技術創新和推廣,才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搶占主動權。章建華表示,將重點推進燃氣輪機、綠色低碳轉型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進重大創新平台建設。

  日前,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山東省東營經濟開發區海上風電產業園下線,刷新了全球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功率最大、風輪直徑最大的紀錄。中國海裝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滿昌表示,為避免我國大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核心技術和配套部件被國外“卡脖子”,近年來,中國海裝以自主可控為核心,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此次下線的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核心部件國產化率達到99%。

  在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雙重驅動下,全球能源科技創新進入高度活躍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水電、風電、光伏、核電、輸變電等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源領域科技創新實現從“跟跑、並跑”向“創新、主導”加速轉變。

  但與世界能源科技強國相比,我國能源科技創新還存在明顯差距,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的能源技術有待突破。比如,關鍵零部件、專用軟件、核心材料等大量依賴國外,能源領域原創性、引領性、顛覆性技術偏少。專家表示,下一步,要以實現能源強國為目標,集中攻關突破能源領域主要短板技術裝備,形成一批能源長板技術新優勢。同時,進一步健全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引領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能源轉型。(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