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8日電/據文匯網報導,不少市民購買含有CBD的產品是為了減壓,但有醫生指出,CBD雖在一定程度上有減壓之效,但只屬暫時性且易成癮,建議情緒壓力大的市民首先尋找壓力源,並從根源解決問題,減少依賴藥物,例如可通過與親友談心、運動、早睡等方式減輕壓力。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市面上一些食品、藥膏、化妝品及護膚品都含有CBD,“咖啡、涼果、餅乾、治濕疹的藥膏及外用的化妝品和護膚品都可能含有CBD,所以市民在購買時需要看清楚包裝上的說明。”CBD不一定要靠服用才能進入體內,亦會透過化妝品及美容產品從皮膚滲入人體內。
他贊成將CBD列為危險藥物,因為目前醫學界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CBD可以幫助減輕壓力,又指雖然CBD未含有令人上癮的成分,但服用CBD容易引致青少年吸食大麻,“現時市面上標榜CBD無害,容易令青少年去服用,但他們後來或覺得不夠勁,會進一步去服用真正有害、具有成癮性的大麻。”
他指出,CBD本身雖無害,但接觸二氧化碳後會轉化為四氫大麻酚(THC),即大麻中的主要精神活性物質,會對健康產生嚴重的傷害,例如對腦產生傷害及讓智力受損,“即使將CBD放於空氣中,過一段時間後都可能會轉化為THC,若不將CBD列入危險藥物,亦會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中華醫學會會董楊超發指出,服用CBD能讓人的體內產生胺多酚,可幫助減輕疼痛感,讓人心情變得愉快,故CBD在某程度上能幫人紓緩壓力,但只屬暫時性,就似抽煙、喝酒,“可能服用那一刻感到興奮,壓力也好像減輕了,惟一旦不服用時情緒又變低落了。……其實胺多酚並非只能通過服用CBD才能刺激產生,通過做運動,人體內都會自己分泌,同樣可減輕壓力。”
他建議市民應該通過正當的渠道減壓,首先找出壓力源所在,從源頭解決問題而減少依賴藥物,“當我們感到壓力大時,應先分析壓力來源,如果是人際關係上所致的壓力,可通過和親友多溝通去紓緩壓力,還可通過多做運動、早睡早起,甚至是打麻將來減輕壓力。……如果實在無法通過與人傾訴、改變生活習慣等減輕壓力,可去醫院精神科求醫,醫院開的藥物一般只含有安眠成分,傷害性和依賴性都沒CBD那麼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