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航天強國征程上的青春之歌
http://www.CRNTT.com   2023-01-30 09:34:56


 

  創新超越,勇攀新的科技高峰

  飛控任務智能規劃,通俗地說,就是用寫代碼的方式規劃在軌航天器和航天員每時每刻在天上要完成的任務。這一崗位被形象地稱為規劃航天器動作的“先知者”。

  嫦娥四號任務前,團隊裡面的“老同志”——45歲的中心高級工程師高宇輝,通過不斷努力,設計出一種基於作業的分層規劃模型,將複雜的遙操作簡化為幾次點擊操作。

  這種設計理念通過後續多個任務驗證,成為任務規劃一個很好的設計思路。在這些系統的技術基礎上,嫦娥五號月面采樣和祝融號火星車的任務規劃系統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博士畢業後,劉傳凱選擇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把自己的機器人夢從地面延伸到了太空。

  嫦娥三號任務中,他利用所學知識,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面巡視探測任務的視覺導航,在地面遙控操作玉兔號月球車順利著月,開啟中國空間機器人在月球上的第一步。

  受限於條件限制,空間機器人在太空或星表環境中還難以自主執行複雜的操作任務。地面遙操作系統,即機器人遠程操控系統,就成為地面操作員與空間機器人溝通的橋梁。

  劉傳凱敏銳地捕捉到這項前沿技術,傾注心血潛心研究。在探月工程、探火工程、空間站等任務中,他主導研究的遙操作技術一次次輔助浩瀚太空中的機器人,上演了一幕幕太空操作大戲——

  2018年嫦娥四號任務,實現了對月球車的一鍵式自動定位和路徑規劃;

  2020年嫦娥五號任務,我國首次月面無人表取采樣,實現機械臂操作定位與全程精確引導;

  2021年空間站任務,6次機械臂操作任務圓滿實施。

  創新的事業孕育創新的精神,創新的精神推動創新的事業。中心領導介紹說:“如今,中心有65名青年人才擔任型號指揮、總師、設計師等職務,70%以上的技術創新來自青年團隊,80%的科技成果獎主要完成人是青年技術骨幹。”

  心至蒼穹,目盡星河。

  過去,這個年輕群體參與並助力了諸多突破——實現推進劑在軌補加、月背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地外天體點火起飛、攜帶月球樣品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

  未來,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火星采樣返回探測、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太陽系邊際探測……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群年輕人將會繼續勇攀新的科技高峰,協同創造更多中國奇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