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http://www.CRNTT.com   2023-02-02 14:14:32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網評: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來源:光明網 作者:胡長栓(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科研規劃部副主任、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中,強調指出“堅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對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提出了明確要求。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因,鬥爭是事物發展的基本形式,新時代新征程,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複雜國際環境,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歷史使命,我們務必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就必須勇於發揚鬥爭精神,不斷增強鬥爭本領。

  一要有堅持問題導向的自覺。科學研究始於問題,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始於問題,問題作為時代的聲音,表達著時代的需要,吹奏著時代前進的號角,人類的進步在一定意義上就表現為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善於發現問題,勇於直面問題,是有效提出問題和妥善解決問題的前提。

  發現問題需要智慧,直面問題需要勇氣,解決問題需要能力。中國共產黨是在面對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等眾多民族和國家的重大問題中誕生的,也是為瞭解決這些問題而來,並在不斷解決這些問題的鬥爭中鍛造成長的。新時代十年,我們正是抓住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長期執政、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等重大現實問題,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巨大成就。新時代新征程,要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就必須繼承我們黨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優良傳統,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強烈的問題意識,在堅定的歷史自信中,真正地去發現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二要有把握時代精神的深刻。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決定人們的意識,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必然帶來人們精神狀況的變化。不同的時代,生產生活方式不同,人們精神狀況也不同,對鬥爭的具體要求也就不同。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必須深刻把握時代的精神狀況,堅決反對不切實際的鬥爭內容和形式。

  注重實際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緊緊抓住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面從嚴治黨熱切期望的思想精神狀況實際,在凝聚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共識,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力量中,深入開展並取得了各種鬥爭的勝利。新時代新征程的鬥爭,更應該是深刻把握人們時代精神狀況的鬥爭。

  三要有堅持與時俱進的智慧。辯證法告訴我們,一切皆流,無物常駐,矛盾在不斷發展變化,鬥爭也在不斷發展變化。鬥爭的內容和形式從來都不是固定的,不存在定於一尊的鬥爭,必須隨著矛盾的發展變化,與時俱進改變鬥爭的內容和形式,改變鬥爭的策略、方針和具體政策。

  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徵更加明顯,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複雜,我們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更加需要有堅持與時俱進的智慧、堅持自我革命的精神,及時洞察風險和挑戰、矛盾和問題發生的變化,善於把握鬥爭的新形勢新要求,避免一成不變教條化的鬥爭內容和形式、政策和策略,以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主動變、自覺變,在與時俱進的鬥爭中掌握歷史主動。

  四要有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實事求是反映著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中,我們黨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出發,結合中國具體實際,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形成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工作方法,把實事求是作為我們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要求。

  能否堅持實事求是直接關係鬥爭的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反復證明,能不能做到實事求是,是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成敗的關鍵”。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與非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鬥爭史,我們黨歷史上所遭受的挫折、經歷的曲折,也大都與脫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關。新時代新征程,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就要毫不動搖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大力弘揚崇尚真理、堅持真理的精神;切實砥礪光明磊落、無私無畏、敢於說出事實真相的勇氣和正氣;真正相信群眾、深入群眾,善於傾聽群眾聲音,當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學生,走好走實黨的群眾路線,以頑強鬥爭打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天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