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儲備貨幣職能明顯提升
儲備貨幣職能是指作為非本國官方外匯儲備貨幣,主要考察國際儲備貨幣(SDR)籃子貨幣和全球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中的份額。外匯儲備是全球外匯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儲備貨幣是人民幣在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目標之一。
人民幣在SDR籃子貨幣權重提升。2022年5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SDR)定值審查。這是2016年人民幣成為SDR籃子貨幣以來的首次審查。執董會一致決定,維持現有SDR籃子貨幣構成不變,即仍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構成,並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升幅1.36個百分點),將美元權重由41.73%上調至43.38%,同時將歐元、日元和英鎊權重分別由30.93%、8.33%和8.09%下調至29.31%、7.59%和7.44%,人民幣權重仍保持第三位。執董會決定,新的SDR貨幣籃子在2022年8月1日正式生效,並於2027年開展下一次SDR定值審查。
SDR籃子內的貨幣組成反映了這些貨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性,其組成和利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IMF信貸利率水平,對借貸國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幣成為SDR籃子裡的第五種貨幣,這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對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對中國在貨幣政策和金融體系方面取得成就的認可,人民幣納入SDR籃子也使得該籃子更加多元化,更具代表性,從而有助於提高SDR的穩定性和作為國際儲備資產的吸引力。此次人民幣權重的上調,反映出IMF對中國金融市場改革取得的進展的認可,也將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儲備貨幣份額進一步提升。根據IMF公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9月末,全球外匯儲備構成 (COFER)中,人民幣占比2.76%,同比增長了0.1個百分點,排名保持第五。年內人民幣在COFER中占比最高攀升至一季度末的2.87%的歷史高位。相比較而言,美元仍為最大儲備貨幣,占比在59%附近保持相對穩定,歐元和日元的比重仍在下滑,英鎊小幅上升。整體而言,人民幣份額增長明顯,其他貨幣比重基本穩定。
四、計價貨幣職能積極嘗試突破
計價貨幣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職能,主要體現在全球貿易商品,特別是大宗商品定價,意味著“國際話語權”。人民幣國際化在國際結算領域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重大突破,但在國際計價貨幣方面尚處於起步階段。提高國際計價貨幣職能有助於增強支付手段、流動手段和貯藏手段等功能,降低人民幣的使用成本,提高貨幣競爭力和國際貨幣地位。
美元是全球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計價貨幣。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全球商品序列,截至2022年10月末的49種主要出口商品中,35種以美元計價,12種以歐元計價,其他以指數計價。
人民幣的大宗商品計價能力相對較弱。目前全球貿易商品定價和計價還是以美元為主。2018年至今,現貨銅、原油期貨、鐵礦石期貨、精對苯二甲酸期貨、橡膠期貨以及原油和棕櫚油期權也陸續引入境外投資者交易,但尚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價格,對國際大宗商品定價議價能力仍然較小。在俄烏衝突影響下,去美元化進程正在加快,人民幣結算其他資源類商品的進程也在不斷加速,或將削弱美元國際貨幣計價的主導地位。
人民幣正挑戰美元計價貨幣地位。2022年地緣政治事件頻發,國際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6月,印度總理莫迪強調印度將繼續做最有利於本國能源安全的事情,隨後印度最大水泥廠商超科集團(UltraTech Cement)從俄羅斯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購買了價值約1.72億人民幣的煤炭,此次交易是以人民幣支付的。9月,俄羅斯宣布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公司)和中國合作夥伴(中石油)已決定以盧布和人民幣50:50的比例支付天然氣供應費用,使用本幣直接結算實現去美元化。
2022年12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提出未來3到5年,中國願同海合會國家在重點合作領域作出努力,其中首要的就是能源合作。在此期間,中國與沙特簽署34項投資協議,雖然提出了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但暫未能達成最終協議。石油貿易深受地緣政治影響,人民幣結算將挑戰美元地位。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下,取得突破並不容易。
(作者曹譽波為經濟學博士,供職於某國有大型銀行金融市場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