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聯繫國家與全球市場 港綠色金融鴻圖大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2-09 12:06:51


 

  在地理區域中,亞洲對氣候融資需求最大。據估計,地區在未來30年所需要的氣候投資高達66萬億美元,相當於控制氣溫上升攝氏1.5度所需要的全球投資的一半以上。當中,中國在2050年實現攝氏1.5度控制目標的進程上,預計需要138萬億元人民幣(約21萬億美元)的新投資。

  而根據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在2022年3月發表的《亞洲國際債券市場:發展與趨勢(第二版)》報告,2021年在香港安排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為313億美元,佔亞洲區國際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市場的三分之一。除債券外,綠色和可持續貸款是另一種增長迅速且日益重要的綠色融資方式。2021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包括債券和貸款)是2020年的四倍,約566億美元(約4414億港元)。

  跨部門組督導小組 加快綠色金融發展

  金管局與證監會於2020年共同發起成立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旨在通過協調金融業針對氣候和環境風險的措施,加快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並支持政府的氣候策略。其他成員包括環境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香港交易所、保監局及積金局。

  督導小組將落實5個短期行動綱領

  1.相關行業必須在2025年或之前按照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的建議,就氣候相關資料作出披露。根據現行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在2020年7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財政年度披露氣候相關資料。此外,有關當局亦已就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在披露氣候相關資料方面開展工作。

  2.以採納共通綠色分類目錄為目標。在國際可持續金融平台下、由中國及歐盟所領導的綠色分類目錄工作小組(International Platform on Sustainable Finance Working Group on Taxonomies)計劃於2021年年中前制訂“共通綠色分類目錄”。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已經加入了國際可持續金融平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