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花燈耀四海,良宵美景共團圓。近日,北京燈彩、秦淮燈彩、硤石燈彩、潮州花燈等不少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俗工藝,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3年元宵晚會》上驚艶亮相,與多地燈會的實景拍攝相呼應,展現出元宵佳節美麗中國的喜慶色彩。一台主題鮮明的大型晚會,能否被觀眾接受,不僅需要明確的敘事結構,還要有豐富的信息承載量和精彩的轉化傳達方式。後者能否實現,有賴於創作者能否扎根火熱的當代生活、把握當代觀眾的審美趣味和文化需求。
緊緊圍繞“京味兒”做文章的北京台春晚,解碼傳統文化魅力的河南台春晚,主打語言類節目、曲藝特色的遼寧台春晚、天津台春晚,打造綠水青山視聽景觀的福建台春晚……近年來,許多地方電視台將春晚作為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陣地,構成了節慶期間豐富多元、各美其美的熒屏景象。梳理地方台春晚,不難發現,增強晚會的“辨識度”,挖掘地域特色,樹立優質的內容品牌,是在同質化競爭中突圍的關鍵。
春晚日益成為精品節目的“孵化器”和傳播場。節目質量與創意的比拼,考驗著創作者對文化的理解深度和藝術匠心。將中華美學精神與當代表達相融合,將時代氣質與地域文化相結合,創意呈現、跨界混搭,是地方台春晚“別具一格”的有效創作路徑。
在“年味兒”的共性表達之外,地域文化、地域元素、地域氣質,是地方台春晚的個性所在,也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歌舞節目《雨燕回正陽》,通過“北京雨燕”的全新視角展現北京中軸線風貌,從青山鬆柏到城市古建,八百多年的歲月流轉在文化遺產保護大背景下“活”了起來……觀眾聽的是京腔京韵,品的是雋永的文化魅力。以傳統的北京“兔兒爺”設計製作為創意的歌舞節目《大展宏圖》,以北京鐘鼓樓為原型創作的歌曲《鐘鼓樓》,既有藝術之美,又飽含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拳拳深情,底蘊厚重,回味悠長。多年來,北京台春晚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效應”,這正是基於獨特的地域優勢和文化資源逐漸打造而成。
河南地處中原腹地,擁有廣博的文物資源。近年來河南台春晚以傳統文化、科技賦能和喜慶團圓為關鍵詞,延續“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創作風格,表現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和科技進步成果。舞蹈《唐宮夜宴》《國色天香》等節目,從中華文化裡汲取營養,通過影視科技的創新運用,實現了“破圈”傳播。今年河南台春晚中的舞蹈《天地新·萬物興》再現盤古開天的上古神話奇觀、舞蹈《新東京夢華錄》展現宋韵文化,保持了不俗的創意水準。地域文化是生動可感的,更是日新月異的。白衣天使、普通勞動者、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演唱的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等紛紛登上北京台春晚的舞台。讓新時代的奮鬥者成為舞台主角,激發更多觀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情感共鳴,成為一種創作共識。
服務晚會主題的視覺體系,塑造著地方台春晚新的“記憶點”。創作者深入挖掘本地資源,尋找具有代表性的視聽特徵。當大部分地方台春晚主演區選擇演播室,借助燈效塑造和表現主體時,東南沿海的福建台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