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為什麼要強調高質量充分就業
http://www.CRNTT.com   2023-02-09 17:19:20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網評:為什麼要強調高質量充分就業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彬斌(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就業是民生之本。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那麼,什麼是高質量充分就業?為什麼要強調高質量充分就業?如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高質量充分就業是能夠較好滿足企業方的人力資源需求的就業。企業招人用人,是讓其與資本等其他生產要素結合,並優化配置,在既定成本下產生最大效益。從勞動力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的視角看,近年來我國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勞動力價格上漲較快,結構性矛盾導致企業招工壓力和勞動者就業壓力持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能夠適應企業用人需求,緩解結構性矛盾,提高勞動力市場匹配效率。

  高質量充分就業是就業人員實現體面勞動的就業。體面勞動,是指在社會提供足夠就業機會和合理社會保障前提下,勞動者有足夠的勞動報酬、良好的工作條件、和諧的勞動關係,各方面權益得以保障。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能夠提升勞動者的獲得感、滿足感,進而提高體面勞動感知度。

  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有利於形成全國統一、競爭有序、靈活高效的勞動力市場的就業。高質量充分就業,內在地要求按照勞動者技能水平付酬、按人崗契合度付酬,勞動者報酬與其邊際產出相匹配,同等人力資本禀賦和勞動強度的勞動者獲得大致相當的實際報酬。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使勞動力市場具有較好的競爭性、靈活性,可以促進勞動者較順利地在行業之間、地區之間、不同經濟性質的企業之間自由流動。

  高質量充分就業是能夠促進生產技術變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就業。高質量充分就業條件下,已就業勞動者能夠適應技術進步和新的生產組織形式,新成長勞動力能夠抓住技術革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所創造的新就業機會,使創造就業機會與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相協調,在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持續強化就業擴容提質。

  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既需要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需要繼續為企業減負擔、增活力,增強市場主體崗位供給能力。

  一是要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穩,就業才能穩。需多措並舉確保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擴大有效需求,加大宏觀經濟對崗位數量的支撐力度。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重點領域改革,提升要素配置的整體效能,提高就業崗位的供給質量。以穩崗為直接目標的政策,應更加注重對各類重點群體就業的支持。

  二是要提振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就業吸納能力。在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進一步為企業減負擔、增活力,提供更有效的財政金融支持,簡化服務流程,一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為民營企業營造更好發展環境,為暫時性經營困難的市場主體提供精準幫扶,協助困難企業轉型發展,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加大創業支持力度,增強就業帶動能力。

  三是要促進勞動者技能結構與市場需求更好契合。有人無崗、有崗無人是勞動力市場上突出的結構性矛盾。要更有針對性地支持職業技能培訓,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解決勞動者技崗不配問題;從長遠視角推進職業院校改革,解決高級技能人才培育問題;優化人才成長軟環境,解決創新型高級人才不足問題。同時,還要正視年輕群體的就業新訴求,增強崗位適應性,並積極引導其形成正確的擇業觀、創業觀。

  四是要完善勞動力市場配套制度。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深入推進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教育培訓制度等領域改革,破除妨礙勞動力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完善靈活就業、平台就業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切實保障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總之,高質量充分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將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以及相關領域改革推向深入,發揮好社會政策的民生兜底功能,保障社會性流動順暢,在充分就業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就業質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