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對猥褻兒童的慣犯當加以防範和限制
http://www.CRNTT.com   2023-02-09 17:44:20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網評:對猥褻兒童的慣犯當加以防範和限制

  來源:光明網 作者:劉婷婷(法學副教授)

  又一猥褻兒童的男子落入法網。據山西侯馬市公安局消息,2023年2月6日15時許,該市公安局接群眾報警稱,一男子涉嫌拐賣兒童,已被制服。接報後,該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將該男子抓獲歸案。經審查,在該市金水橋市場附近,28歲的犯罪嫌疑人武某玉將9歲的女受害人江某強行抱至一面包車後實施猥褻時,被群眾當場抓獲。目前,犯罪嫌疑人武某玉因涉嫌猥褻兒童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審視這起猥褻未成年人案件,尤其令人不安的,是犯罪嫌疑人的前科記錄。據公安機關通報稱,犯罪嫌疑人武某玉曾於2015年、2019年兩次因猥褻兒童罪,被山西河津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按說,在五年以內再犯系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武某玉第二次犯事被判處的刑罰,似乎並未抵近法定量刑幅度的上限。如果說,刑罰的目的是懲罰和震懾,那麼對於犯罪嫌疑人,兩次被繩之以法、接受最嚴厲的懲罰,除了讓其一段時間內失去人身自由,並未讓其受到警醒,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憾缺。

  其實,人們早已發現,對於性侵兒童犯罪者,通過單純的刑罰教育和震懾並不夠。之前有研究表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種極為特殊的犯罪形態,很多罪犯人格扭曲、心理變態,對兒童有特殊性癖好。此類罪犯在刑滿釋放後,再犯風險比較高。根據美國司法部公開的統計數據,17%有性侵未成年人前科的人出獄後,還會再次犯罪。在我國,也不乏性侵兒童者再犯的案例。福建某學校教師賴某,1990年曾因犯奸淫幼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2012年因涉嫌猥褻女童再次被捕。這次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猥褻兒童案,更敲響了警鐘。

  通觀防範性侵兒童罪犯重操舊業,世界各國主要採取了三種對策:一是化學閹割,通過給犯人注射降低男性荷爾蒙的藥物,以抑制其性衝動;二是信息公開,構建性侵犯信息系統,幫助公眾監督檢舉性犯罪者,凡是涉嫌性侵兒童的罪犯,個人信息都會被登記在案,任何人都可以上網查閱附近是否有性犯罪者;三是電子腳鐐,對性侵兒童的罪犯,一律強制要求佩戴,一旦這些犯罪者踏出可活動範圍,或接近學校等區域,電子鐐銬就會發出警報。

  反觀我國,也在持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比如,2015年8月通過刑法修正案,删除了嫖宿幼女罪;2020年10月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將入職查詢、強制報告正式寫入立法,明確了從業禁止等規定,給未成年人更有力的保護。但不無遺憾的是,對於包括猥褻兒童在內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者,還缺乏行之有效的防範措施。誠然,犯罪者不能“一棒子打死”,要鼓勵他們回頭是岸、回歸社會,但對於特定犯罪活動的實施者,為預防再犯、保護未成年人不受侵犯,仍有必要加以適當防範和限制。

  回到本案,對於有性侵兒童犯罪前科的刑釋人員,理應納為警方和中小學校等重點防範對象,盡可能掌握行蹤,妥善提前應對,並聯合家庭加強對孩子的自我保護教育。當然,從長遠看,是否要參考國外加強立法的做法,論證採取化學閹割、信息公開、電子腳鐐等措施的可行性,仍有探討的必要。唯有築高防範性侵兒童犯罪的堤壩,才能給未成年人更安全的空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